治疗肩周炎,中医有妙方
肩周炎是骨科疾病里面十分常见的一种,它有很多的别名,比如“凝肩”、“五十肩”、“漏肩风”,都是从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上来叫的,而且中医在很早就有有关肩周炎此类疾病的认识。
中医诊断
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在中医的认识里,肩周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
中医治疗
1饮食调理乌骨藤,黄芪,金鸡儿根、竹节伸筋,古方活血散,猪脚1只。
将上药洗净后与猪脚同放入砂锅内炖汤,熟后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该方可祛风行气、温经散寒,治疗肩周炎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者,疗效颇佳。
2刮痧治疗1.取穴
按“穴-经-部”理论,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为主。
(1)肩部:肩髃、肩髎、肩贞、臂臑、阿是穴。
(2)上肢部:曲池、外关、手三里穴。
(3)下肢部:阳陵泉穴。
气血虚弱型加气海、关元穴。
2.运板技巧
沿大肠经、三焦经和小肠经的走向,自上而下刮拭三角肌周围,每一条经脉刮拭10~20次为宜,重点刮拭肩髃、肩贞、肩髎和臂臑穴。再刮拭循行于手臂外侧的大肠经和三焦经,由上向下从肘部刮拭至腕横纹,分别刮拭10~20次为宜,重点按揉曲池、手三里和外关穴。阳陵泉和阿是穴可以使用由轻到重的手法刮拭,并结合弹拨法刮之。
3中医针灸治疗针灸治疗肩关节疾病主要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增加局部代谢和止痛为目的,配合理疗和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针刺(艾灸)治疗结合积极的功能训练对肩周炎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对痛点针刺配合足三里的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症状。
4推拿理疗(1)舒筋活络法:此为混备手法。肩周炎患者取端坐位,医者以右手全攀若力,从手腕部开始,由肘、肩推抚至颈部,由上肢、肩内例至外佃、后侧,依次报抚,反复施术20余次。
(2)滚揉法:肩周炎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用滚法或指揉法施术于思侧肩前部及上肢内侧,反复数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动。
(3)点按穴位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点按合谷、曲池、缺盆、肩船、肩贞,肩部、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4)环转播肩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稍后,一手挟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做环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一手托起前劈,使息姻肘屈曲,前臀内收,思侧手由健肩绕头顶、息肩、面前反复环绕10次。同时,另一手拿捏患肩。
医院
医院集中医诊疗、中医养生、健康管理、学术交流医院。以传统中医阴阳、五行等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诊疗手段,进行体质辨识,及时发现人体内存在的或是潜在的发病信息。采用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鲜草药热敷等传统中医医学,汇集名老中医亲传中医古方,配合地道中草药,确定有效的养生保健措施,从而矫正人体出现的体质偏颇趋向,使之朝健康方向转变,达到强健体魄、延年益寿的目的,是人们了解中医文化,选择中医养生、采用中医治病的理想选择。![]()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