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704/4202000.html
谈到这个话题,大家可能认为是在探讨投资方法或技巧,其实,我谈的更多是常识与逻辑。在信息相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是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去做一些靠谱判断的。
什么是价值投资,如果要一个精确科学的定义,估计要balabala一大堆,我用一句简单的话试着描述为:面对一个长期价值趋势较为明确的标的,可以通过忽视相对短期的市场波动,去获取一个相对确定的长期价格实现。
什么是相对确定的价值和投资,我一般喜欢用大白话去定义:一个标的不仅是应该好,而且是真的好。什么叫应该好,上一轮牛市人民日报说慢牛来了,那就是应该好;什么叫真的好,经济改革不断见成效,经济发展稳步前行,那就是真的好,这两者缺一不可。光做政策刺激,经济却停滞不前,价格实现就非常不确定;反过来也一样,东西真的好,政策却瞎搞,等多少年也实现不了价格,比如委内瑞拉石油多,政策歪了还是生生活成了乞丐。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应该好的东西其实不少,毕竟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政策上的创新是相对容易的,比如科创板横空出世效率是极高的。但很多脍炙人口的价值投资标的,真的是真的好吗?看一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好,往往通过比较的方法较为有效,单看一个容易迷糊。看下过去美国十年牛市中,领涨的是苹果、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中国很多价值投资者说中国市场正在美国化,投资蓝筹是未来趋势,但中国的蓝筹和美国是一回事吗?一个代表了人类科技进步甚至人类发展的方向,另一个代表了人类享乐奢侈的方向(指的啥大家都该清楚吧)。
所以,我看完巴菲特的投资会,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套在大A股不管用,学不了。最直观的例证是,巴菲特呼吁大家定投指数基金(指单纯的ETF投资),那么比较一下过去十年定投美国主要指数与中国沪深这类蓝筹指数的收益差异,您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老爷子那套在国内吃不开。
回到我最初的定义,价值投资是发现相对确定的趋势,其实在现代金融中,上涨和下跌都是可以变现的,都是可以实现价格的。过去很多人视做多为道德上的正义、政治上的正确,但实际投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区分和发现好的标的和坏的标的,找到好的能赚钱,找到坏的为啥不能挣钱呢?做多和做空都是使价格与价值实现匹配的手段,客观上都是实现市场有效、促进资本合理配置的手段,无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在中国当下,找应该好和真的好并存的标的不太容易,但在大A股中筛选一些应该坏和真的坏并存的标的却容易得多。往大了看,有很多扯淡的行业,往小了看,更有很多扯淡的企业(这点最近大家应该深有同感吧)。从具体的实现手段来看,做空这些标的最大的障碍不是融不到做空的券,而是融券做空的成本太高了,这与我们多年来货币成本居高不下有关,我的文章也指出过,固收成本过高几乎就是中国股市狭义上的万病之源。
再从投资方法论这个侧面分析下,无论什么投资,核心要义在于信息不对称,说白了就是一个真相你知道别人不知道,所以你就挣钱了。很多管理人路演中吹得天花乱坠的价值投资标的,我仔细一琢磨,好像不新鲜啊,不新鲜意味着别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意味着当前价格已经体现价值了,那么投资的意义就不大了。反过来看国内做空的标的,事实放在那里不难找,但就是别人不清楚。这是为啥呢,因为大家不喜欢通过做空挣钱,所以仔细琢磨的人就少。例如最近沸沸扬扬的步长制药赵家,百度搜索一下就发现这是一个靠神医传奇起家的家族企业,稍微有点现代科学常识和逻辑分析能力就知道针灸速治瘫痪是有多么的天方夜谭,他们卖的中药注射剂你敢往孩子身上打吗(说句扯远的话,敢往老爷子身上打的比例显然高于孩子,从管理人角度看显然是不同产品策略不一致嘛)?这样的企业出事不就是早晚的事吗?再例如私募行业的奇葩金城集团韦杰总,天天带着员工跳洗脑太古操,你是怎么打破你的认知水平下限把钱交给他的?说实话,我看到手腕上常年套着大串佛珠的管理人是敬而远之的。举这些例子就是想说,中国找些真的坏的标的真的很容易,唯一的技术含量就是做好择时,找到应该坏的契机,降低做空的资金成本罢了。
顺着逻辑链条再往下分析,现在怎样的环境适合通过做空去实现这样的反向价值投资呢?第一,你得可以投资这些标的;第二,你得有可靠安全的政策法律环境,别一挣钱就被别人折腾死;第三,做空的成本,一般理解为融券的成本得低一些,也就是交易所在地资金成本低;第四,为了对做空时点有精确把控,最好能够运用工具去主动刺穿泡沫和问题。
如果你是浑水公司,曾经通过发布深度尽调报告,并且在资本市场预先埋伏空单获取惊人利润,目前在主流市场找这种标的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么你会怎么通过现实条件物色新的业务呢?接着你会发现,第一,通过陆股通在香港可以融券卖空大陆A股标的;第二,在香港市场开展业务,安全性是有较为充分保障的;第三,由于挂钩海外货币成本,香港融券成本反而要比内地直接融券要便宜一些;第四,当初长生疫苗事件,如今的步长制药,之所以短时间内路人皆知,背后都有公共号的推波助澜,无论从便利程度、发布效果,还是商业成本看,都明显低于传统工具,不得不说,中国人短于科技开发,但在科技运用上的能力独步天下。
最后总结一下,我曾说过,当投资标的一致,假设管理人水平一致,当一方资金成本明显更低时,谁更有把握胜出是显而易见的现实,这个判断主要是针对在境内外做A股股票量化的。其实,在主观投资领域,面临的不光是这些,政策环境、投资工具的限制进一步让境内外投资人处于高度不对等的状态。从目前看,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结果是金融开放,那么这就是宏观开放环境下,某个微观领域的投射。
我的公共号是写量化随笔的,写这个明显是超纲了。但仔细想来,量化的根源与基础正是人类对于逻辑链条的相对精确整理,即所谓的多因子挖掘。而世间万物,有些是很难做精确逻辑判断的,面对复杂的不可量化的宏观,理论分析可能更为有效。但对于世上可做量化的部分,或者说宽些可做相对精确逻辑梳理的问题,我们不妨用量化的思维去抽丝剥茧。其实,我只是一个想方设法要活得明白些的人,虽然现实往往挺悲哀,那就好好扛吧。
量化房明![]()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