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疾病和气血的关系(八)
在过去,肩周炎又叫做五十肩,意思是五十岁左右的人常见的肩膀疼痛。
而当今社会的许多年轻白领工作者长期坐着工作,双肘撑在桌上,久而久之也很容易出现肩周炎。
肩周炎是指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1、肩部疼痛2、肩关节活动受限3、怕冷4、压痛5、肌肉痉挛与萎缩
西医在治疗肩周炎的时候,大多是在急性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消炎镇痛,尔后使用激素类药物来抑制肩周炎的发展,缓解疼痛。
此法虽然可解暂时之痛却不可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激素,有哪些副作用呢?
1、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水平降低。会让骨骼内钙质流失,会干扰身体电解质的平衡,特别是引起钾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的丢失。股骨头的坏死就是长期使用激素的后遗症。
2、还会导致激素在身体内的蓄积。激素使用时间愈长,身体内的蓄积也就愈多。停药后对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也会十分的缓慢。
3、还会导致胃肠道消化系统的损害,有诱发溃疡病的可能。
4、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激素型肥胖症。导致身体无力肌肉松弛。
5、甚至会导致患者激素依赖症的出现,造成欲罢不能,停药后反弹的局面。
总之,能不使用激素就不使用。能短期使用就绝不拖长使用时间。激素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绝不主张擅自使用激素。
而在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对肩周炎这个病早就有了全面的认识,将之归于“痹症”。我们来看看古人对这个病是怎么认识的。
一中医古典医籍《素问·痹论》中有骨痹、筋痹、脉痹、皮痹等分类,认为其病因与风寒湿有关。
二在《灵枢·贼风》篇中首次提出其发病与外伤关系密切,认为伤后恶血停聚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运行不畅,易受风寒湿邪侵犯,恶血与外邪侵袭则发为痹证。
三至隋唐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其病因病机,如《诸病源候论》载:“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客机关,则使筋挛,邪客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
四至清代《医宗金鉴》总结了数千年来对肩臂痛的认识,指出肩背痛有经络气滞、气虚、血虚以及兼风、兼痰等证候。
根据古人对肩周炎的医治经验以及现代临床所见病症,我们总结了肩周炎的病因如下:
一、肩膀因跌仆闪挫而受伤,瘀血内阻,堵滞经络,不通则痛,且气血不畅,筋脉失去营养滋润,易为外邪入侵。
二、先天体弱,或长期进食寒凉食品,寒气内生,损伤肝肾,使肝肾精亏,气血不足,则筋骨得不到濡养,日久则筋骨衰颓,血虚生痛。
三、若身体虚弱,再加上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受凉受潮,以致风寒湿邪蕴于血脉筋肉,血行不畅而脉络拘急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能伸,痿而不用。
因此,我们中医针对这些病因应以补气血、化瘀滞、通经络、祛风湿、止疼痛为基本原则促进恢复。
吉宝原·健康管理
保持身体本原的健康状态,做快乐的吃货!
吉宝原赞赏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