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医学术语混乱的原因,我们常说的“肩周炎”“五十肩”
也有粘连性关节囊炎,关节囊炎和关节周炎等叫法。
01病因/发病机制
至今,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病因/发病机制不明
(有研究显示肩周炎患者关节囊内存在炎症,但并不明确来自何方)
02
特点及临床表现
①疼痛
②盂肱关节僵硬,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受限,至少在两个方向上有25%的运动受限,主要是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
③影响日常生活动作,如睡眠、梳头、穿衣、伸够受限
④盂肱关节关节囊体积小于10ml
⑤普通影像学检查显示正常
03
风险因素
①年龄:多发于40-65岁
②性别:在女性中更为普遍
③糖尿病人群
④一侧存在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
(易引起对侧发生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
⑤其他:创伤/长时间固定/甲状腺疾病/中风/心肌梗塞/自身免疫性疾病
04
分类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①原发性
原发性,指特发性的肩关节疼痛、僵硬,发病和愈合有明显时间节段:
A.疼痛/冻结阶段
a.肩部疼痛逐渐发作,关节活动末端剧烈痛
b.夜间痛,严重可引起睡眠中断
c.可能持续3-9个月
B.僵硬/冻结阶段
a.疼痛开始消退;在运动范围末端,疼痛才会显现
b.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内、外旋、外展活动
c.可能持续于4-12个月
C.解冻阶段
a.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
b.可能持续1-3.5年(有研究表示恢复时间长短与疼痛阶段时间长短有直接联系)
②继发性
继发性,可由创伤等已知事件来解释运动的缺失;包括:
A.全身因素(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
B.外在因素(心肺疾病,颈椎间盘突出,脑血管意外,肱骨骨折,帕金森病等)
C.内在因素(肩袖病变,肱二头肌肌腱病,钙化性腱病,肩锁关节关节炎等)
05
鉴别诊断
①鉴别后脱位与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
若患者无法完成肩关节屈曲且掌心朝上,则应为肩关节后脱位
②鉴别术后制动患者与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
术后制动患者一般为过肩运动受限,而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患者多为旋转运动受限
③鉴别肩峰撞击综合征与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
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主动活动出现不适,但被动活动并不会诱发不适
④鉴别骨性关节炎与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
06
康复评估
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的诊断基于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
①基本信息:年龄(是否大于35岁)/性别
②病史:有无明确损伤史
③疼痛问诊
A.有无夜间痛
B.是否存在快速或无防备动作引起的疼痛
C.身体姿势(如仰卧)是否影响疼痛
D.运动是否容易加重疼痛
④运动问诊
A.是否存在主动、被动活动皆受限
B.是否存在运动终末端(所有运动方向)皆出现疼痛
⑤观察:姿势及头、肩关节、肩胛骨、胸椎等位置关系
⑥活动度评估:主动/被动/加压
注: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