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肩周炎遇上艾灸,那都不是事儿

肩周炎是最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中医认为多由气血不足,风、寒、湿之邪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脉滞涩所致,与心、脾的虚亏旺盛均有关。常表现为手臂抬不起来,天气一变冷,受寒,肩部就疼痛的情况。

肩周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周围疼痛。《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从中可以看出,肩周炎表现的局部疼痛,主要是由于其经络气血受到寒邪凝滞之缘故。

《素问·痹论》又说:“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从”。艾灸治疗之原理在于提高了局部的温度,使之经络舒通,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目的。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发病的症状是:肩关节僵硬不灵活,局部疼痛,并有明显的压痛点,尤其是在夜间疼痛加剧:在检查肩关节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中医称为“金鸡蛙鸣”,是该病的一大特点。

传统中医认为,肩周炎形成的原因:

1,内寒湿伤胃肠,外寒湿造成直接於阻;

2,久坐。

要断根后不复发做好3点:

1,伏案工作1个小时后,活动肩颈腰腿;

2,忌寒性食物;忌吹空调。

3,坚持艾灸。

不少人经常会出现脖子、肩膀、手臂酸痛,有时候还感觉后背肩胛骨部位,像背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并且时常感觉心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是患上了肩周炎的征兆。

有句俗话说:“五十肩,六十膝,人到七十更无力”,以前的肩周炎好发于50岁以上的的女性,所以都叫五十肩,也就是人到了五十岁左右才会出现肩周炎。

但现在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低龄化了,即便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说起肩周炎来,也都是心有戚戚嫣,会围在一起倾诉说肩膀酸,肌肉疼痛,后背不对劲……隐隐约约流露出一股“我就有肩周炎”的味道。

实际上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容易患上的肩周炎的原因,多是受寒有关。

因为现代人有一特点,特别嗜阴贪凉,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是:打完球以后,冰水、冷饮就着瓶嘴仰头一灌,冰啤酒一瓶接一瓶的喝。

并且空调房里一呆就是一天。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人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其实就是这么没有节奏、没有节制的吃冷饮,贪凉快给呆出来的毛病。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形寒饮冷则伤肺”。意思是说你身体受凉了,还老喝冷饮。

这个冷饮喝到胃里后,就得靠你的胃的热乎劲,把这个冷饮温到跟人的体温36.5℃一样。这就需要消耗你的能量,日积月累,胃当然会受不了。肺胃相关,肺自然也受不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肺和胃,时间长后,寒湿之气也会在肠道内聚集,肠道同样也会受不了。

中医对寒邪特性的描述是“寒性收引”,肠道寒邪过重,会导致血管、经络收缩,影响气血的运行。

而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正好从肩周经过,小肠经在肩背部绕一圈再上头,体内肠道寒湿过重,直接导致这两条经脉的不畅通(肩周炎内因),如果肩背部再受风寒袭击(肩周炎外因),就会经进一步加重,导致这两条经脉的不通,肩背部就会出现疼痛。

这只是初期,患者肩关节虽然疼痛,但活动自如;如果病情迁延,局部长期经脉不畅,会导致肌肉粘连,最终形成肩周炎(肩凝证),关节活动就会受限,这就是肩周炎形成的原因。

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有人说,理疗效果好,有人说,按摩很有效;有人说,某某私人诊所有贴膏药的;有人说,我什么办法都用了,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治疗肩周炎呢?

有句话叫肩胛上,肩胛下,针不及,药不达。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由于肩部穴位都比较深,所以治疗肩周疾病时候,用针灸和按摩,效果都不太好。

这个时候怎么办?《医学入门》中有句话叫:“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所以用艾灸的方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最好。

因为根据寒则温之的原理,用艾灸的方法去“温”肩颈部位,有利于祛除寒气,实际上,靠艾灸燃烧时发热来疏通经络说是艾灸的功能之一。

但这不是灸法的全部,严格来讲只是很小一部分,否则电吹风吹头发都是在灸了。

传说艾灸的力道可以穿透皮肤然后循经脉“窜行”,所以其药力不但可以达到很深的部位,还很广。

所以对于像肩关节这类穴位藏得很深的部位,用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与点穴按摩、针灸治疗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用艾灸治疗肩周炎时,可用艾灸灸下巨虛穴及大肠俞等穴位。

之所以要取下巨虚,是因为这个穴位不仅是胃经上的穴位,同时是手太阳小肠经合穴的缘故,因为小肠经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而胃经又是提条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艾灸下巨虚,不但可为小肠经补充气血能量,还有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所以对肩周炎、肩扭伤、挫伤等原因引起的肩痛,止痛效果显著。

大包穴属于脾经,为脾之大络,通络阴阳诸经,故名大包,按摩此穴有解除全身疼痛,松弛肌肉,宽胸益脾的功效。大包穴的位置: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青灵穴属于手少阴心经,此穴位有运化心血、理气止痛,宽胸宁神的功效。青灵穴位置:在手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主治头疼振寒,目黄,肩臂疼痛等。艾灸此穴,可缓解和治疗肩臂疼痛、肩周炎。

我们知道,大肠经也是沿肩偱行的,而大肠俞是大肠经开设在膀胱经上的排污管道口。把这个排污道口疏通了,肩周疾病自然也就得以缓解了。

臂臑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艾灸此穴,可缓解和治疗肩臂疼痛、肩周炎等。

告诫大家两点:

首先,从饮食上避免贪凉阴冷,多吃温性的食物。其次肠道寒湿重的人群,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如果不小心受凉,引起肩周、肩背部疼痛,应坚持艾灸治疗。









































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医院郑州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ysbj/1374.html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都有

这也是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之一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比较常见的肩周炎的早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患上肩周炎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了……【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比较常见的肩周炎的早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患上肩周炎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了……【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