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40617/e5plvzw.html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阅读建议:“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叫故事,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才是事故”,故不建议仅仅当作一个故事来读。阅读时长约12分钟。
本文提要:①6年前,儿子手机成瘾,耗时两年才成功戒掉,于是“久病成医”。②19年9月至今,正与41位家长密切配合“观察治疗”。③经验探讨、分享。
一:《“久病成医”记》(由作者亲身经历整理,谨慎参考)
6年前,我的儿子正读五年级。
一是大人确实忙,疏于管教;
二是对于“手机瘾”没啥概念,放任自流,最终“成功”染上了手机瘾,且愈演愈烈。
最后戒掉着实花了些功夫。
年寒假前,孩子与他妈妈约定,3科满分奖励一部智能手机,加上周围的同事孩子都有,在欣慰与虑荣心的促使下,当天就去营业厅选购了一台。
出于习惯,手机正式奖给他之前作了适当警醒和规定,但孩子正处于得奖的兴奋状态,口中答应得爽快手里玩的愉快,听没听进去也没太在意。
孩子们正在玩手机。平时工作忙,周末要么忙于家务要么带着孩子上周围转转,尽管大人都有智能手机,真心没有多少时间玩。平时孩子由奶奶带,老人家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家其乐融融的一天又一天。
升入初中不久,孩子的伙伴发生了明显变化,总是三五个一起或人手一个或共同玩一两个手机。半期考试下来,差点没把我气昏,7科居然有3科没极格!
立即响应!和班主任老师认真沟通,在其他老师中打听,在他同学中查证,终于找到了原因:手机成瘾!
一个正在打游戏的孩子立即收刮脑海里所有对手机的认知,懵的!
再找同事处打听,也是一知半解!
上网查看,各种“理论满天飞”!
好吧,咱自己来想办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就是无法真正戒掉。讲过道理,说过危害,举过例子,强自收缴,咨询过心理医生,付费请过“专家”,手机瘾反正没戒掉。
最严重时:
手机收缴了,他可以满屋翻高;
锁在抽屉里,他敢把锁撬掉;
实在没得玩可以撒谎找同学借;
甚至半夜趁父母熟睡从床头柜上偷去玩。
就这样,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斗智斗勇的过了半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偶尔看到一篇关于儿童行为学的报导深受启发,于是利用所有能用的时间查阅资料,边学习边实践终于开始显现效果。
到九年级上册时基本“戒瘾”成功。直到现在读高二,手机真正是他工具而不是“主人”。
二:《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摸索》
无法自拔年秋季,接手初一班主任。从开学第一天,就针对手机制定了专门的制度,并在家访和家长会上讲明危害,讲清班规,争得配合。
接手这个新班半年有余,特别是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停课不停学”的影响下,所预估孩子们的“手机瘾”会遭受巨大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截止到4月20日的综合信息反应,全班共41人仅5人有明显问题,其中2人最严重,一人为单亲家庭,一人父母离异。(开学时的数据是:29人有明显问题,较严重的11人)
经常听到议论:孩子机不离手,视力下降,手机“游戏、泛电子产品”害了几代人!其实我想说:这个锅不应该由手机来背,真正应该检讨的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本身。
手机正侵蚀孩子的健康三:手机危害略述
简单统计手机的危害:
有损身体健康,特别是影响视力下降,近视、畏光、散光等。也会引发其它疾病,如损伤脊柱、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等。
耽误学业,人在沉迷某事后,容易占用大量时间、精力,更容易无法自拔,食不甘味。学生沉迷手机成绩不用看,肯定很糟糕。
容易学坏、个性残缺。比如经常看一些不良的暴力内容,容易个性上暴力倾向、脾气暴躁等。
其它就不一一赘述。
亲子活动四:经历的总结和经验探讨(仅代表作者观点)
孩子手机瘾(泛电子产品)的危害很大,由于成因不同,戒除办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接下来谈谈“戒瘾”的一些感想。
(一):宜疏不宜堵,宜早不宜晚。
过来人的经验,关于防控“手机瘾”,“早发现早治疗”为中策,较被动。上策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引导兴趣爱好,培养对手机的合理使用习惯,很主动。下策是成瘾了再来戒,太难太被动。
生活中,下水道堵塞了怎么办的?疏通啊!你敢把它堵起来?戒手机瘾一个道理,况且孩子在思想上个性十足。
疏导方法有很多,建议多重并用并持续用力。
比如淡心讲明危害,举几个真实的案例,我同事中就有一个视网膜脱落,几近失明的。此处宜选择情境恰当,忌随时说教。
探讨一下人生,讲讲人这一辈子的追求价值什么的,多引用成功案例,特别是典型的励志故事。此处难点是案例,要做足功课。
有一定效果后制定详实规则,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周末一共只能玩3小时,设闹钟,时间到立即停止,一个月后降为两小时;此处宜循序渐进,忌急功近利。
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欲了解更多可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