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这篇文章上周就想写了,但是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构架。昨天凌晨列了一个大纲,今天白天玩耍的时候一直在构思,现在有空开始写了。
最近在读《巴菲特致股东信》,早些年是《致合伙人信》,他们建立了有限合伙公司。
早期巴菲特的目标是跟赢道·琼斯指数10%,大约到了年左右,他降低了这个目标,跑赢指数5%。他做到了。
年-年,巴菲特合伙基金累积收益率%,年化31%,扣取分成、手续费后,合伙人实际累积收益率%,年化25%。同期指数累积上涨%,年化9.1%,远跑赢指数。
这说明两个问题,
小散们年看不上的年化30%的收益率,12年后,本金变成26倍。
每年相差收益率相差很小,25%和31%,12年后,相差接近2倍。
早期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分为4类:
1控制类(Controls):持股达到50%,或低于50%但属于绝对第一大股东。这个不用多说,我们普通小散达不到。
2绝对低估(Generals-PrivateOwner):定量计算出公司价值,如果市场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则买入,等价值回归。巴菲特没有介绍使用什么方法,猜测使用的是他老师格雷厄姆的净资产低于公司价格的1/2。
3相对低估(Generals-RelativelyUndervalued):这个方法比较简单,我们比较好理解,简单的说,就是同一行业的两家相似的公司,如果一家估值低于另一家,则买入,等补涨。
4套利类(Workouts):当公司有出售、并购、重组、分拆等活动时,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低于交易价格。现在最常见的是中概股在美股私有化退市,回购价通常高于市场价,但是,也有可能私有化不成功。
这4种方法,2和3,巴菲特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由于后来股票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个人加入,股票市场的估值被推高,已经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低估值股票了,如果有,也很少,不有满足巴菲特的大资金了。取得代之的是,
寻找优秀的公司,合理的价格买入,并持有,与公司一起成长。
这里展开说一下相对低估,在A股,我们也常使用这个策略。在评估一家公司的估值高低时,我们通常会选择同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如果低估,可能会补涨。
在牛市中,这个方法很有效。比如年,在选择券商股的时候,使用的是市净率,其它券商股涨到了2.0,买入1.x的券商股,被涨会时刻到来。还有其它科技、文娱股,使用市盈率做比较。去年的消费股牛市,白酒股比较的市盈率,买入低估的,等补涨。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比较的股票基本面都要优秀,行业地位要接近。
在熊市开始的时候,这个方法就失效了。年,我经历过。江苏有线是一支新股,上市后就是连续涨停,市盈率最高到多,股zai来了后,跌了一半,也左右。此时,电广传媒在停牌中。某大V拆分电广传媒的业务,其中的广电业务和江苏有线对比,使用江苏有线的市盈率计算,认为电广传媒低估。可是,江苏有线本来就是高估的,如果在牛市,电广传媒会补涨,在熊市,两者都会下跌,高估值的会下跌更多。
最近的市场,我对比过捷捷微电和扬杰科技的基本面和市盈率,杨杰科技明显低估,这波动IGBT小行情,明显跑赢。巧的是,截止今天收盘,两者的市盈率TTM都是53。
回到巴菲特,他后来也认为跑赢指数很难,事实上,最近这些年,伯克希尔没跑赢标普指数。但是,要考虑的是他已经是一位80岁的老人了。想想我们80岁的时候,还能做些什么?
巴菲特后来推荐散户买入标普指数ETF,年,巴菲特就公开给大家推荐过指数基金:
通过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在今年(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说:
“我推荐标准普尔指数基金,但我从未向任何人推荐伯克希尔,因为我不希望人们因为觉得我在给他们灌输什么东西而去买它。在我去世时,有一个基金其中90%将购买标准普尔指数基金。”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最近10年,标准普尔指数的收益率怎么样?
如表格统计,年化10%,总收益率%,这也基本与有记录以来,标普指数的收益率一样,即年化9%-10%左右。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早期,上市公司还比较少,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普遍被采用,原来是28家成分股。后来上市公司多了,标普更能代表全市场美股,普遍采用来做业绩对比。
有一些散户买入了标普指数ETF表示这几年躺赢,根本就不用担心,持股体验太好了,买入纳斯达克指数ETF,收益率就更高了。这两个ETF,现在国内都可能买入,场内场外都有。这里不推荐了,没有广告。选择标准还是:大基金公司、规模大的基金。
这两个ETF,毕竟是美股。A股的指数也可以躺赢吗?直觉告诉我们,这是妄想。我统计了一下A股几个重要指数近10年的收益率,如图:
我们的直觉对了,最强的收益率年化居然只有5%,这连通zhang都跑不赢。
数据还揭示了一个意外的统计结果,上证50指数居然和创业板指数的收益率一样高,还都高于沪深指数。沪深指数可以代表A股整体市场,相当是A股的标普指数。
问题出在哪里呢?
A股的风格切换非常极端。
年,4万亿过后,市场高位开始下跌。
年,继续普跌,但是,年底,银行被外资抢购,普遍翻倍,代表是民生银行,3倍,牛人史玉柱。上证50因此牛上涨。
-年中,小市值的科技股明显的牛市,而蓝筹股则刚好相反,大跌,被称为大烂筹。
年中-年,大牛市,科技股与蓝筹股齐飞,然后一起股ZAI。
-年,由于政策原因,蓝筹股大牛市,被称为核心资产,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普遍认为资金只会买做龙头公司,市场不在看好“中小创”。
年,毛衣战,齐跌。
-年,经过年的暴跌,市场在年初有一个全面小小牛市,之后开始分化,科技股涨幅明显更大,年的5G,年的新能源。期间有白酒消费大牛市,还有3傻的大熊市。
这给我了一个启示,如果每年能选中最强指数,在年初全仓,那收益率应该很好。看统计:
10年收益率7倍,年化23%,这不止远远高于标普指数,还是一个非常满意的结果,股神级别的收益率。
但是,难点在于,我们很难判断准确未来一年哪个指数是最强指数。根据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一些规律,但,是规律就会被打破。不过,去除深证指数,只有上证50和创业板指,这已经正确率是高于50%的选择了。深证指数,代码,是我入市后买入的第一支ETF,可以说是相当于我的初恋,因此,我一直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