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大家好我是杰哥!欢迎来到杰哥讲坛!肩周炎又称冷凝肩、五十肩,症状就是肩膀疼;胳膊抬不起来;往后背也背不过去;一伸手突然像电击一样疼。天气很热的时候,有的人晚上睡觉很容易就把肩膀露出来。肩膀这个地方就容易受风,你用手摸摸,这儿就比身体的其他地方要稍微凉点儿。肩周炎就是这么来的。凡是骨伤或是筋骨上的毛病大多跟寒有关。年轻时不太注意,到老了,这长年积累的寒就开始折腾你了。一、肩周炎多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所致过度劳累者较容易引起肩周炎。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的范畴。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气血不足,血脉运行迟涩,不能濡养筋骨,筋脉失其所养,血虚生痛,营卫失调,筋脉拘急而不用。肩周炎的发生也与风寒湿三邪的侵袭有关,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受寒则凝,使筋脉失养,脉络拘急而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又因患病后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又称“肩凝症”。简单来说,肩周炎其实就是一块冰。这块冰在肩膀那,把这里的血、气及各种营养物质都给冻着了,它们往前走不了,堵在那了。中医说痛是怎么来的?不通就会痛,通了就不痛了。所以,要让这块不痛,就要把冰给化掉。动则生阳,人一运动起来,阳气就生发了,冰也就跟着化了。所以,治疗肩周炎,我们可以从小范围开始甩胳膊画圆圈,让阳气慢慢地把肩膀里的冰给融化掉。冰化了,气、血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又能往前走了,疼痛自然就消失了。二、肩周炎首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像一个宝贝匣子,内藏无数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便是其中之一。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我去学校给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开家长会。和班主任见面后,她突然问我:“听说您是医生?这肩周炎把我折磨得真是欲哭无泪。前两年还只是天冷的时候疼,现在我肩膀这块基本上是每天都疼,而且手臂还伸不直,抬也抬不高,在黑板上写字都很困难。前几天,我去做了做推拿,感觉好了一点。但是,我工作太忙了,也没什么时间,您有什么好方法吗?”我笑着对她说:“这个病好治,我给您写个方子,不出一个月,您那肩周炎准好。”这个方子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为君药,其组成为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每日三服。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效果显著。方中黄芪为君药,甘补温气,祛大风且能固表,桂枝辛散温通,能振奋气血,解散风寒,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芍药和营理血,且能止痛,合生姜大枣甘温补中,调和营卫,共收温阳行痹之效。三、诱发肩周炎的原因就是静、老、伤、寒“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在这里,我把诱发肩周炎的原因给大家说一说。一般来说,“静、老、伤、寒”是引起肩周炎发作的四大原因。这四个字非常好理解,大部分人一看就知道,它们指的是缺少运动、衰老、受伤、受寒。有人会说:“静、伤、寒都可以避免,但‘老’不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吗,这怎么办?”其实,这里的“老”指的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骨头的变老。有些中老年朋友平时不注意保养,结果就出现了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毛病。骨头不健康了,风、寒、湿这些“外邪”很容易就侵入到人体里面了。所以,步入中老年后,我们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让骨头强壮、健康起来,这才是预防肩周炎的关键。提醒: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
《杰哥讲坛》
四味药,化痰祛湿,化解身体一切肿块,包块,疙瘩,(痰湿体质)必看吃完饭就肠鸣、腹泻、想上厕所!你拉的是“脾精”.五味药,大补阳气,大除寒湿。还治:恶寒怕冷、风湿、类风湿、腿脚无力千古妇科第一方,几乎能治所有妇科疾病,还是一张减肥美容方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