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 〖用法〗共捣烂,入锅内炒热,取出热敷患处,冷后再炒热,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5~7日为1疗程。 〖主治〗上肢肩胛骨痛。 方2 〖组成〗川草乌各90克、樟脑90克(均研末)、醋适量。 〖用法〗取药末适量,醋调成糊,匀敷压痛点,厚约0.5厘米,外裹纱布,然后用热水袋热敷30分钟,每日1次。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说明〗对无菌性腱鞘炎,腱鞘囊肿,骨质增生均有一定效果。 方3〖组成〗白凤仙根、臭梧桐、生姜、大蒜头、韭菜各克。 〖用法〗共捣烂取汁,文火煎膏,摊于布上,贴患处。 〖主治〗肩周炎。 方4 〖组成〗猪肉克、蘑菇克、黄酒30毫升、花椒适量、白酒30毫升。 〖用法〗花椒熬水冲人黄酒,将肉切片,和蘑菇、黄酒拌匀,蒸熟,白酒为引,食之,可分2次食完。 〖主治〗肩周炎。
方5 〖组成〗威灵仙、防风、苍术各15克,晚蚕砂30克,黄酒毫升。 〖用法〗共为细末炒热,加毫升黄酒拌匀再炒数分钟,装入布袋,热熨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5~7日为1疗程。 〖主治〗肩周炎。 方6 〖组成〗斑蝥、大蒜汁。 〖用法〗斑蝥研为细未,取0.01~0.02克,同大蒜汁调合成饼置于穴位上,盖贴约8~10厘米大的胶布。穴位:肩髃、天宗、肩井、巨骨、肩贞、肩前、曲池、条口。1次可贴2~3个穴位,先贴肩部,后贴远端穴位。 〖主治〗肩周炎。 〖说明〗肩周炎以肩周疼痛,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受限为特征。本方敷后4~9小时,穴位处有热辣感或微痈感,即将胶布及药末除去,见皮肤发红起泡;若仅皮肤潮红,未见有泡,再盖贴1次。若泡大疼痛而有水者,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流去液体而痛减,但不要将泡皮撕掉,更不要涂敷药膏。当去除胶布后,盖以消毒的纱布块即可。发泡后一般2~4天即干燥而愈。每周发泡1次,8次为1疗程。取穴 方法如下:肩髃:位于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平举,肩前呈现的凹陷处是穴。肩井:当大椎与肩峰之间中点,肩部最高处。肩贞:垂臂合腋,当腋后皱臂上1寸处。肩前:腋前皱襞上1寸处。天宗:肩胛岗中点下缘下1寸处取之。巨骨:锁骨肩峰端与肩肿岗结合部的凹陷中。曲池:屈时成直角,穴在时弯横纹尽头处。条口,足三里直下5寸,当犊鼻与解溪连线的中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