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大街形成于明、清时期,是目前定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旧街区,这一带历史上也是舟山最繁华的商业区。年,定海启动中大街改造工程,以“保旧、复旧、饰旧”和“修缮、完善、改造”为原则,投入万元对中大街进行改造,在保留古街原有风貌,构筑一街、二院、三巷、四入口的建筑文化的同时,突出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的有机结合。袖珍古城,百年老街中大街很短,只有来米。这得从定海古城说起。据新编的《定海区地名志》载:“旧城以状元桥为中心,筑有东、南、西、北、中5条大街,直通四城门及县署。有小街19条,总长米;条弄巷,总长米,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均为石板和石条路面……街道宽3.5米~5米,弄宽1.5米~3米。”看起来,当年的定海古城和现在比起来,真像袖珍的城市。如今,东西中3条大街尚在,只是部分路段已作了改造;南大街和北大街为现在的人民南路、人民中路和人民北路,从道头海口一直通到城北,路面拓宽,原来街道两旁的店铺、民居,包括城中心的状元桥都被拆除重建。可是很多老人都记得,其实从中大街出去还有河道,护城河就静静地淌过状元桥,从地图上看,在状元桥以北,还有座解元桥,城里的读书人参加考试之前,定要去这里走走,讨个彩头吧。中大街紧靠祖印寺,祖印寺的前方便是城隍庙。城隍庙是一座城市中最主要的神庙,“城”是指城墙,“隍”是城外的护城河,是中国城市重要的保护设施,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均有城隍庙。城隍神审察人间善恶之责,当官的是否勤政廉洁也由城隍神来监督,故而旧时地方官上任时先要到城隍庙“宣誓就职”。如今中大街边祖印寺也修葺一新,香火鼎盛,可城隍庙却只剩下一道照壁。似乎在现在的世人眼里,个人的平安富足可以求神佛庇佑,而城市荣辱兴衰已不再需要神灵。当时中大街直通县署,最南边便是龙首桥,据说是现在红楼宾馆的位置,曾经那里有个很大的菜市场,人们都叫做龙首桥菜市场。解放前,报纸的印刷厂也在附近。从上世纪40年代绘制的示意图看来,街道两边也是密密码码的商铺,祥生年糕店、许洪福南货店、王福定南货店、锦章百货、丰裕南货、定海书店、新取成咸货店……林林总总有30余家商铺,甚至还有棺材铺、照相馆、诊所等等,真不知道这么狭短的街道怎么可以开出这么多店来。不过从店名设置来看,当时的物质真不丰富,店铺所出售的不是药材就是生活必需品。浴火重生,焕发生机中西大街林立着如城门般的墙壁。那是封火墙。原来年春节期间,中大街至西大街一带发生火灾,据当年的《申报》报道,初二那天晚上,因一家豆腐店火油灯翻倒酿成火灾。当时北风甚大,火势飞扬,木结构的房屋助长火势,顿时焚时无数,至初三凌晨,毁去房屋余间,大约有万人流离失所,城中人三分之一衣食全无。这场大火几乎将城中最繁华的地段焚烧殆尽,损失很大,后来老一辈定海人见到的中、西、南大街都是火灾后陆续重建的。重建后的街道,接受火灾蔓延的教训,在街道中间建了8道公墙,公墙高6至8米,宽6.5米,中砌月洞门,宽2.7米,高4米,意在火灾发生时起隔离作用,故又称“封火墙”。现还存4道,其中两道在中大街。那封火墙是仿安徽马头墙的样子建造的,墙头上雕刻着诸如“物富民丰”之类的吉祥话。过去,中大街、西大街是商业繁华之地。清末民初,海上交通迅速发展起来,道头港轮舶往来频繁,自道头经半路亭进南城门至状元桥这条南大街成了交通要道。其实,与南大街、西大街相比,中大街实在显得太小了,它只是交通要道的一个分支。当时丰裕南货店、五丰穗酱园、老同华贳器店、阿狗饭店、东来南货店、光明照相馆、戴万成书店相对有名些。可是跟西大街、南大街比依然规模较小,而且也没有东大街、北大街那有名气的名人大院。可是也许就是因为它太小了,不是交通要道,当南大街已被拆建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中大街反而安安静静地保存下来,算是现在保存得相对最为完整的定海古街了。旧时的店铺招牌多为黑底金字,用很厚的木板制成。招牌有横有竖,横的挂在店面的楼栏前,竖的则立在店门口靠墙处。店门用木质排门,早上要脱排门,晚上打烊要上排门。店内一般都设有角尺形柜台,店主与顾客站在柜台内外进行交易。有些店铺店堂里还挂有“真不二价”“童叟无欺”之类的牌匾,以示经商之诚信。如今这样的场景怕是看不见了,只是横招牌挂在楼栏前依然是一样。如今的中大街已换了新貌,可是如何让传统在新的时代依然焕发生机,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艺佛茶食,再续繁华据定海区昌国街道宣传委员郑杰介绍,提出改造中大街的方案是在8年底,根据全省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定海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桥经济,梳理文脉,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年,定海区投入万元对中大街进行修缮改造,定位“海洋文化一条街”。当时还想过“海洋文化一条街”帽子太大,想取一个更特别的名字,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更妥贴的,如果用“中大街”注册,那么网上一搜,全国叫中大街的地方数不胜数,最后只注册成“中大古街”。当时规划定位,自南向北分布“艺佛茶食”四大功能区块。其中,“艺”指海洋艺术文化,主要经营渔民画等海洋文化特色工艺品;“佛”指海洋佛教文化,主要经营同佛文化相关产品,及进行定期的佛文化讲坛;“茶”指海洋休闲文化,主要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开设茶馆、咖啡馆、酒吧,同时展示舟山茶文化;“食”指海洋饮食文化,重点介绍、推销海岛的饮食文化。刚开始招商之时,报名者云集,一下子集中了近家商铺,不过大多是服装小商品等,定海区政府经过慎重选择,选出目前的结构。当然选出这样的商铺组合也不是没有压力,有人说中大街的很多商铺都面对特定消费人群,不会造成热火朝天的消费场景,这些店铺能撑下去吗?也许这些商铺的生命力还有待市场检验,也会面临重新洗牌的过程,但当地政府希望把更能代表海洋文化的产品推荐给市民,让人有更多的精神享受。如何让中大街再热起来,定海区政府部门也在想办法,例如不定期的举行小型社戏,演个木偶戏,挑个货郎担……
信息来源:定海新闻网
定海青年整合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