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酝酿国企减负方案:利好混合引资
为了让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能"轻装上阵",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泄漏,国务院国资委今年将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依照国资委的部署,上述议题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报注意到,就在2月和4月,国资委主任张毅前往鞍钢和重庆进行考察,这两个地方在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都有交集。 对未来将实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来说,一批"轻装上阵"的国有企业也能更好的吸引民资入股。本报近道的重庆国资改革方案表露,2/3左右国企将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卸历史负担 中国的国企在上世纪脱困改革后重新焕发了活力,但厂办大集体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国企脱困改制的一些特殊政策,企业办社会的剥离工作也相对滞后。其中,如何解决这些厂办大集体职工的企业办社会的职工安置、谁来承担改革本钱已成为改革的最大困难。 在重庆,张毅出席了国资委白癜风可以医治吗与重庆市政府在渝共同组织召开的驻渝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气、物业管理)启动工作会议,签订了驻渝央企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协议。 张毅提出,充分认识到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企公平参与竞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精干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定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公共服务专业化、切实改进民生的一定要求。 此前的2012年,国资委已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了签署了《关于驻黑龙江省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协议》。特别是哈尔滨的改革经验,用政府帮扶一把加企业改造一把相结合,遭到国资部门的肯定。 在改革前的2004年,当时的摸底调查显示,哈尔滨市共有65户国企承担着家属区供热、供水、供电和物业管理职能,其中央企22户、省属企业4户、市属企业39户。这些企业每一年要为承担的"三供一业"支付数亿元维修等费用,严重制约了企业主业发展及竞争力提升。 哈尔滨这样的案例也是全国国企仍存在企业办社会问题的缩影。在河南省洛阳市,据当地统计,全市共有驻洛央企55家。这些企业的生活区自20世纪50年代建成以来,多数没有进行过大的改造,供水供电供暖设施超期服役,安全隐患大,停水停电停暖现象时有发生,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企业每一年在水电暖维修、保护及承担消耗上都要付出大量资金和人力,严重束缚企业发展。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唐登杰在重庆的会上回应称,国资委把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央企,发自内心全力拥护。 央地合作 当前如何解决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央地合作是解决办法的关键。 哈尔滨在改革时采取了"企业自愿"和"以维修保护为主,改造为辅"和技术公道、经济合算、运行可靠,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改革进度。在哈尔滨的改革基础上,像大庆油田这样一个以往企业管理一个城市的模式正在加快卸去包袱。 为帮助鞍钢实行改革,鞍山市设立3亿元工业企业转贷资金和1亿元钢铁企业开辟市场专项资金,为130户企业补办土地证和房产证,落实企业产权也就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从而帮助企业融资30多亿元。重庆也一直在坚持加强银证合作,集中处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工业企业不良贷款。 不过,当前的市场条件已同上世纪末的国企改革时不同,被改制的职工诉求更加多元,比如水电分离按什么标准界定、物业移交操作如何妥当、职工转移后待遇如何落实都还存在个性化的操作问题。 张毅在重庆的会上表示,重庆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认真总结重庆、黑龙江等地试点的成功经验,构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动全国国有企业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企业包袱问题。 而在厂办大集体问题,2011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要由由厂办大集体、主办国有企业、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分担改革本钱。 据《第一财经》了解,除重庆和黑龙江之外,河南、湖南等地也可能成为下一步"三供一业"移交的试点地区。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