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韭菜子15克,小茴香、艾叶各10克
用法:水煎服
备注:肩周炎。
方2:木瓜、鸡血藤各30克,干姜6克。
用法:水煎服。
备注:肩周炎。
方3:当归、丹参、透骨草、生地黄各30克,桂枝、香附各15克,羌活18克。
用法:水煎服。
备注:肩周炎。
方4:鲜桑枝90克,鲜槐枝、鲜柏叶各60克,鲜柳枝、鲜松枝、鲜艾叶各30克,桂枝、白酒(后下)各15克。
用法:水煎。取汤趁热熏洗。
备注:肩周炎。
方5:姜黄15克,羌活、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病程久者加乌梢蛇、蜈蚣;寒凝痛甚者加桂枝、白芍;痛如针刺者加鸡血藤、炮山甲等。
备注:肩周炎。
方6:柴胡、当归、炒白芍、云苓、秦艽、黄芩,制附片、陈皮、法半夏各9克,甘草、白芥子各6克,白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寒气盛减黄芩,加干姜;气虚加黄芪、湿重加薏苡仁、防己、白术等
备注:肩周炎。
方7:川乌、樟脑各10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均匀地摊在纱布上,涂药层约5毫米厚。贴敷于疼痛部位,同时用热水袋热敷半小时,每日换药1次,连用4~6次见效。
备注:肩周炎。
方8:生黄芪、丹参、鸡血藤、桑枝、薏苡仁各30克,桂枝、羌活、白芷各10克,姜黄、当归山萸肉各15克,细辛5克。
用法:水煎服。寒气偏甚加制川乌、制草鸟各10克,风气甚者加防风、威灵仙各10克,湿气甚者加苍术10克,偏热者去黄芪、桂枝,加金银藤30克。同时配合针灸。针灸取穴:肩髑、肩贞、肩内陵、肩井、曲池、外关、足三里、条口等。根据疼痛部位,每次选用3-5穴,以毫针针刺,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偏寒重者,针后加灸或针灸并用;顽固者或疼痛剧烈者可配合蜂针点刺,7天为1疗程。
备注:肩周炎。
方9: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川芎、海风藤,乳香、桑枝、当归各9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
备注:肩周炎。
方10:片姜黄6-10克。
用法:研为粗末,水煎。代茶饮。
备注:肩周炎。
方11:熟地、鹿角霜各30克,桂枝、炮姜、麻黄各9克,白芥子、片姜黄、没药、羌活各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备注:肩周炎寒湿流注,痰浊瘀阻证。
方12:当归、丹参、生地、透骨草各30克,桂枝、香附各15克,羌活18克。
用法:水煎服。局部冷痛较剧者,加制川、草乌各9克,热痛甚者,加忍冬藤、桑枝各60克,刺疼者,加制乳、没药各6克,气虚者,加黄芪;顽固难愈者,加蜈蚣、地龙各9克。
备注:肩周炎。
方13:归尾、续断、伸筋草、桃仁、生地、乌药各10克,丹参、鸡血藤各15克,制乳香、没药、血竭、红花、甘草各6克。
用法:共煎水毫升,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连服1周。
备注:肩周炎。
zz故事先生![]()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