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肩周炎它可以自我治愈,但事实上肩周炎必须要早防早治。肩周炎俗称“五十肩”。严重者可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压肩侧卧。
预防和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肩周炎能自愈,不需要看医生
肩周炎早期症状为肩部疼痛、压痛、活动不便,有时夜间会疼醒,睡觉时不能压迫肩部。
后期则表现为肩关节黏连,活动功能明显受限,不能背手、梳头、穿衣服、洗脸等,局部肌肉有僵硬、紧张或肌肉萎缩等现象。
早期症状一般很少得到重视,很多患者因为怕疼而不敢多活动关节,以为忍忍就好了,久而久之导致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且伴有持续性疼痛不适。
所以,当患者自检疑似为肩周炎时,千万不能拖,应尽快就医,以免症状加剧。及时进行适当治疗可缩短病程,预防肌力下降、持续活动度丧失等并发症。
误区二:疼痛时,尽量不活动
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
长时间不锻炼肩关节,容易发展为“冻结肩”,只有活动锻炼才能把肩关节黏连的韧带、软组织一点点恢复。但也不是说锻炼的力度越大越好,以不产生剧痛感、局部舒适为宜。
能引起肩胛骨疼痛的十块肌肉
临床上,治病首先要明病因。而对于肩胛骨缘疼痛的患者你能否正确找出病因呢?周氏酒疗针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药酒治疗,疏通松解黏连疼痛的筋结和筋索,减轻病痛,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运动。
前斜角肌劳损,8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内侧缘上2/3,主要表现的症状为向上传导到肩胛骨脊柱缘上半部及肩胛间区;绕过上臂前后侧向下传导肘关节至前臂桡侧,直至拇指、食指疼痛。
肩胛提肌劳损,3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内侧缘上1/4,主要表现症状为疼痛在肩胛骨内上角上缘1-2cm处,限制向对侧旋转,同时又经常伴随第一肋骨失能,限制同侧旋转,使颈部出现僵直。
背阔肌劳损,3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下角与内侧缘下1/3,疼痛区域拳头大小。主要表现症状为肱三头肌,无名指和小拇指疼痛。
冈下肌劳损,2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内侧缘中1/2,主要表现的症状为肩关节前侧深部疼痛,上臂肱二头肌前下部疼痛导致不能向后碰到背部。
前锯肌,2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下角与内侧缘下1/3区域,疼痛区域两拇指大小,主要表现的症状为疼痛发生在胸部中间水平前外侧,似一种空气稀薄导致喘息呼吸感。
胸多裂肌,1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内侧缘中1/2区域且牵涉至脊柱,主要表现的疼痛为大部分疼痛牵涉至脊柱。
胸髂肋肌,1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内下缘疼痛且向近脊柱侧疼痛减轻,主要表现的症状为疼痛沿着肩胛骨内侧下缘,且近脊柱侧疼痛减轻。
下斜方肌,10%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内侧缘下4/5区域,疼痛范围较窄。主要表现的症状为病人感觉轻微烧灼痛,并不严重。
菱形肌,5%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和脊柱旁内侧缘中1/2区域。患者主诉为主诉休息时表层肌肉酸痛,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上后锯肌,5%的概率可放射至肩胛骨内侧缘上1/2区域,肩胛骨深部疼痛。患者感觉小指深部疼痛,且不能触碰。
■如果喜欢,不妨点个ZAN吧!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