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家中听到爸爸抱怨:“我现在自己都不能梳头了,就连穿衣服都要让家人帮忙!这人没老,胳膊就抬不起来了。哎,自己真是没用啊!”这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患上了肩周炎!
肩周炎的症状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肩周炎,顾名思义就是肩关节周围炎或肩关节周围组织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它常常因为天气变化或劳累所引发,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在肩关节后伸、上举、外展等运动时更为明显,夜间疼痛也会加重,影响睡眠。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作与年老体虚,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有关,再加上风寒湿邪,使肩部气血凝滞,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导致经脉不畅而发病。
1.缓解肩痛的刮痧操作
肩周炎病人平时应该注意不要让肩部受凉,并且一定要做适当的运动锻炼。刮痧简单易行,不失为肩周炎的一种自我保健良方。
1.刮颈背部
采取端坐法,首先用刮痧器刮拭颈背部正中的督脉,从风府穴到大椎穴,刮10~20次即可。
然后刮拭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从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到厥阴俞穴,每侧刮20~30次。
2.刮肩部:
a.刮肩上部:从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向肩井穴、肩髃穴方向刮拭。此处肌肉较厚,力量可稍重,但速度宜缓,每侧刮拭20~30次。
b.刮肩胛内侧:从后发际天柱穴向大杼穴、膈俞穴方向刮拭。此处刮拭力量可以重一点,以能够承受为度,但不可蛮力硬刮,每侧刮拭20~30次。
c.刮肩后部:肩后部刮痧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由内向外刮拭肩胛冈上下,每部位刮拭10~20次即可。
然后刮拭肩关节后缘的腋后线,即腋窝的后上部,每侧刮拭20~30次即可。肩后刮痧应该避开骨骼突出的部位。
d.刮肩前部:用刮痧器刮拭腋窝前上部的肩前部,每侧从上向下沿着肩头的弧度刮拭20~30次即可,肩前刮痧力量不宜过重。
e.刮肩外侧:刮拭肩关节外侧的三角肌正中及两侧缘,此处应用重刮法,每侧刮拭10~20次即可。
3.刮上肢:刮拭上肢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区域,重点刮拭手三里穴位上下,每侧刮10~20次。
2.肩周炎贴敷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倪之肩周炎穴位贴敷
天宗穴是肩周炎病根部位,顾客哪边有肩周炎就贴哪边部位就可以了。病根贴上后需要加贴痛点,痛点一般是臂膀的前后两侧及手臂的正面处,如果手臂正面处的面积大可以多贴几片,同时把手臂曲池穴贴上。
实际贴敷图
老倪祖三贴适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网球肘、腱鞘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膝盖半月板、滑膜炎、关节扭伤,坐骨神经、腰椎压迫神经导致下肢疼痛、麻木等。
老倪全本草足浴粉适用于:脚气、脚臭、脚汗、手脚冰冷、痛经、止痒、静脉曲张、风湿、痛风、活血理气、祛寒除湿、通络解毒、通气、明目、改善睡眠等。
老倪妇科抑菌液适用于:阴道炎、异味、外阴炎、瘙痒、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尿道炎、白带异常等各类妇科疾病。
老倪除除乐抑菌液适用于:一、皮肤疾病:疤痕(妊娠纹、伤疤、痘痕);带状疱疹;冻伤;脚气;疥疮;溃烂;毛囊炎;美容(色斑、青春痘);皮肤烧伤、烫伤、灼伤;皮炎;体癣;头皮屑;腋臭;银屑病(牛皮癣);灰指甲。二、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阴囊潮湿;尖锐湿疣;乳腺小叶增生。三、呼吸道疾病:鼻炎;腮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齿银。
赞赏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