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亿万富豪破产的惨痛教训:所谓的“成功学”,都是毒鸡汤
当有一天,我们能从失败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才算真正理解透了失败的价值。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恰如“小姐”不再特指妙龄少女,“老司机”不再仅仅夸赞驾驶技术,“价值投资”这四个字,我们曾奉为圭臬,如今也变了味。
曾有人网上问,“听闻你是做价值投资的,怎么也开始买蔚来汽车这种股票了?
我很真诚作答,“你先告诉我什么是价值投资,我再告诉你,我做的是不是你所谓的价值投资?”
后被冷嘲热讽,“呵呵,祝你好运。”
我又认真解释,“我认为所有的投资,都可以称为“价值投资”。你既然买入,肯定是认为他有价值,否则不会买。不管是10%反弹的价值,还是长期持有翻倍的价值,都是价值。如果没有明确定义,任何投资形式,在不同人的眼中,都可能被归为价值投资。所以先问你如何定义价值投资。”
不料那人回复,“没想到你逻辑这么混乱,脑子一团浆糊。”还没等我点开这哥们头像,看看是何方神圣,就已经被他拉黑了。
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侮辱。
我后来反复读了那段回复,看看表述是否有误,但觉得并无大碍。于是纳闷,为何连正视价值投资的勇气,和接受质疑的胸怀,都没有了?难道价值投资,就正确到不容置疑,不能接受一点点挑战?
事后想想,也怪不得这帮韭菜。世界已然如此浮躁,更别提每天跌宕起伏的资本市场了。
“速成”是在这众声喧哗的世界中,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而简单粗暴的“语录式教学”,最易给人“洗脑”,让人有“速成”的心理体验,也最容易吸引眼球引发传播。
价值投资,本是“投资学”的一个分支,背后有详细的学术支撑,但为了迎合市场的“速成”需求,被简化成了各种通俗易懂、易于传播的语录,比如“别人恐惧我贪婪”。很多人都没搞明白,多大的范围算“别人”,多大的“恐惧”时,我应该贪婪,以及是不是我要把房子卖了,才称得上“贪婪”。
所有的东西都无法计量。
但只要你提出这样的质疑,总会有扛着“价值投资”大旗的人跳出来,神秘的告诉你,“道可道,非常道。投资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鄙视你,仿佛深山老林里的得道高僧,俯瞰芸芸众生。可如果你经常去深山老林,就会发现那些白胡子、话说一半藏一半的“得道高僧”,大多数是骗香火钱的。
这些语录的共同特点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你听了也不知道怎么做,就跟没听一样。
我们吟诵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却还是在该学习的时候,上课传纸条,逃课打游戏;
我们高喊着“当别人贪婪时应该恐惧”,却还是在该放弃的时候,初套时坚持,底部时割肉。
今日斗胆冒天下之大不韪,diss一下“价值投资”的经典语句。别着急骂我,看完就知道,我可没Diss巴菲特老爷爷,毕竟我也是看着他的股东信长大的。
长期持有
雷同语句:如果你不想拥有一个股票十年,那么最好就不用要拥有他十分钟。/时间长的才叫投资,时间短的都是投机。/今天买入优秀的企业,哪怕明天交易所关闭了也不怕。
每当我听到有人跟我说,“如果你不想拥有一个股票十年,那么最好就不用要拥有他十分钟”的时候,我就会想问,如果你不想跟一个女孩结婚,是不是最好就别去找他搭讪要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