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方法论四问分析法文化母体价值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发现,我们大部分投资者,在信息泛滥时代,缺的不是牛股推荐,不是鸡汤催眠,不是鸡血投机,不是鸵鸟佛系,而是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论。要取得成功,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也要中国化;要取得长期投资的成功,再好的价值投资理念也要中国化,甚至是个人化——要因时(时代背景)、因地(地域特点)、因事(具体问题)、因人(个人情况)制宜。

毛主席说:“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毫无疑问,做投资也需要做调查,也就是研究分析。对证券投资者来说,不阅读年报,就没有发言权。不会阅读年报,同样没有发言权。换言之,做投资需要投资方法论。

我的投资方法论是四问分析法,也就是一边阅读年报,一边问四个问题:(1)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企业的本质、宗旨和使命)?()这门生意是否值得投资(行业分析)?(3)如何分析这门生意(财报分析、竞争战略分析)?(4)如何给这门生意估值(安全边际、底线思维)?如下图所示:

我的投资方法论可以简化为,投资系统=“四问分析法”知识体系=文化母体/底层逻辑+价值投资。我做投资的文化母体(底层逻辑、文化基因、文化遗产)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孙子兵法》(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选集》代表作品:《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投资理念主要来自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菲利普·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沃伦·巴菲特(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巴菲特之道》)、查理·芒格(彼得·考夫曼[编]:《穷查理宝典》)、瑞·达利欧(《原则》)。

儒家思想,既是学习学,又是自我管理(自我修养)学,也是领导力学,更是经营王道。《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为此,《大学》列出了儒学的知识体系框架——“三纲八目”。“三纲”指的是明明德(可理解为王阳明的致良知)、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王阳明说“为善去恶是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知”是知善恶,所以说“知善知恶是良知”,有了善恶对错的标准,才能诚意正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列出框架后,更便于分清先后次序,本末逻辑。由本出发,由心出发,就是捷径,就是近道。所以,做人做事做投资,首先要诚意正心,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投资理念要正,企业价值观也要正,这是投资的出发点,也是投资第一问的重点。

《孙子兵法》讲慎战,价值投资讲谨慎投资,保本第一。《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己”是自己能力圈(要懂得放弃,懂得认输),“彼”是企业基本面、行业情况、企业竞争优势(兵力原则,以强胜弱),知己知彼才能比较准确估算企业内在价值。这是投资第二问、第三问讨论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先胜后战(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要能等待),价值投资的中心思想是安全边际(以显著的安全性标准寻找价值与价格的差异)。胜”就是知己知彼,就是基础工作(投资四问),做基础工作就是积累胜算,有胜算才去“战”,有安全边际才去投资,而安全边际不仅与支付价格(市盈率大小)有关。《孙子兵法》的排兵布阵讲正奇(分战法),价值投资讲资产配置(股债平衡反脆弱,投资工具低风险,交易坏公司投资好公司)。投资时,也要注意投资工具的使用,以及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坚持底线思维)。这是投资第四问所要讨论的内容。

价值投资理念如何用于投资实践呢?如何提高投资水平呢?毛主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榜样,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历史珍贵的遗产,另一方面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离开了具体的投资环境,去谈价值投资理念,只是抽象的空洞的价投。所以,我的投资方法论也从投资的问题出发,寻找自己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答案,在投资中学习投资,就像毛主席所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这也是王阳明说的事上磨炼(事上琢磨、事上练)。

具体而言,就是:读书、读年报、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读书,就是让古今中外新旧知识实现关联;读年报,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调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实践,就是事上练,从投资中学习投资;总结(读书笔记、公司分析),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理论+年报+实践+总结,循环往复。

用企业案例(年报内容)诠释理论,边读边用,就是我的学习方法;用分析框架(投资四问)指导实践,照着清单做投资,就是我的投资方法。具体分析流程(框架)如下:

投资第一问,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企业的本质、宗旨和使命)?延伸阅读:投资第一问: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投资第一问,我们首先把证券看成是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或债权,从企业的本质(为社会解决问题)出发,了解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满足顾客的需要,为顾客创造价值),回答德鲁克的经典三问:我们的业务[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事业]将来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事业]应该是什么?我们还可以从华与华方法讲的三个层面——拳头产品、权威专家、梦想化身,去衡量企业的投资价值。

投资第二问,这门生意是否值得投资(行业分析)?延伸阅读:投资第二问:这门生意是否值得投资?

投资第二问,我们从历史出发,了解行业的过去和现状,从而展望未来,并分三个层面来做行业分析:了解行业(行业分类、行业市场结构、行业竞争结构),了解经济(供需、经济周期、行业生命周期),了解国家(读懂中国)。

投资第三问,如何分析这门生意(财报分析、竞争战略分析)?

延伸阅读:投资第三问:如何分析这门生意(上)?投资第三问:如何分析这门生意(下)?

投资第三问,我们从竞争本质(盯住顾客,而非盯住对手)出发,用财报分析(淘汰企业)和竞争战略分析(选择企业),了解企业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成本领先、差异化),并遵循菲利普·费雪的成长股投资原则:(1)低成本的生产、强大的营销组织、杰出的研究和技术努力[创新]、优秀的财务技能;()人的因素[管理层];(3)一些商业的投资特征(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率或高于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率);(4)保守型投资的价格。

投资第四问,如何给这门生意估值(安全边际、底线思维)?

延伸阅读:投资第四问:如何给这门生意估值(上)?投资第四问:如何给这门生意估值(中)?投资第四问:如何给这门生意估值(下)?

投资第四问,我们从安全边际出发,基于企业本质、行业分析、财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寻找价值与价格的差异。最后做投资决策时,追问三个问题:在能力圈内,还有更好的行业或公司吗?还有更好的投资工具(如可转债、指数基金)吗?投资组合是否具有反脆弱性(底线思维)?

要做投资,需要拥有一个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一个方法论养成投资习惯,一个投资清单和谬误清单控制情绪。简而言之,拥有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投资系统。这个投资系统,未来依然需要积累日日不断之功,也就是终身学习。怎么学习?就是理论+年报+实践+总结,循环往复;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边读边用。

最后重复一遍投资流程:首先把证券看成是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或债权,从企业的本质(为社会解决问题)出发,选择投资的国家(产业竞争力)、行业(能力圈)、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加上择时(周期、估值),利用投资工具(主要是股票、可转债和指数基金),构建具有反脆弱性(保持底线思维)的投资组合。

注:为了简化案例分析,提升阅读体验,特地把分析框架从案例分析中摘取出来。案例分析时,经常引用的书籍和理论不多,但构建知识体系的书籍较多,阅读还在进行中,书单也在完善中,有机会另列。

00.5.17

照着清单做投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jbyf/711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