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获国务院批复,为上海未来近20年发展指明方向。
这份总体规划强调,上海在区域发展中应发挥“龙头”作用,要求上海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不仅如此,总体规划还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从“上海”到“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定位的变化有何深意?对于同处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江苏,将有哪些利好?在上海扩大开放的形势下,江苏各市分别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又该如何抓住“对接上海”的风口?
在接轨上海过程中,南通的定位也在不断提高,从“北上海”到“上海北”再到上海“北大门”。
“之前,南通对接上海的主要门槛在于‘通道’”,在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小卉表示,如今北沿江高铁将穿过崇明岛直达启东到通州湾,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北大门’已真正开启。
文章部分摘自中国江苏网
赞赏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