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是理疗科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从三四十岁到六七十岁都有。很多患者一出现肩痛,就自我诊断为“肩周炎”,有的人认为扛一扛就好了,或者活动活动就好了。事实是,很多患者就诊时询问:“肩周炎不是把肩关节抻开了就好了?为什么我忍着痛使劲练,一点儿没管用?”这得从什么是肩周炎说起。
大家最常说的肩周炎,就是上面这个盂肱关节出了问题,里面发生了炎症和粘连,所以会出现疼痛,肩膀胳膊的运动活动范围大大缩小,没有办法抬胳膊拿东西甚至无法梳头,胳膊很难背到后背。也叫“五十肩”或“冻结肩”。主要病理改变是盂肱关节囊的增厚、挛缩以及和肱骨头的粘连。
通常冻结肩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在1~3年不等。Shaffer等对68例冻结肩患者进行了长达7年随访,最终只有一半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3的患者肩关节没有恢复正常的活动范围。Nuffield骨科中心例原发性冻结肩平均4.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35%的患者存在轻到中度的疼痛,6%的患者存在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冻结肩都会出现良性转归,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将长期存在。所以,即便诊断明确是“肩周炎”,也要积极治疗,并不一定是扛一扛就好了。
重点来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肩关节疼痛的病因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认为,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病:肩峰下撞击综合症、肩袖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腱炎、钙化性韧带炎、肩关节不稳和狭义“肩周炎”(即粘连性关节囊炎)等。而真正的“肩周炎”的临床发病率并不高,只占肩痛的10-15%。在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的是肩袖损伤,其次是肩峰撞击征和肩关节不稳。据统计,肩袖损伤约占肩关节疾病的30%~40%。
等等!“肩袖”是什么?
除了骨头和关节外,我们的肩部还有很多的肌肉和韧带。“肩袖”,简单讲就是象袖子一样包裹着盂肱关节的四块肌肉,给它们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肩袖。这个肩袖负责我们肩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与很多上肢的运动相关。这些软组织的损伤也是造成肩部疼痛的重要原因,发生率比骨头和关节疾病导致的肩痛要高的多!
下面您可以简单自测一下:
如果肩膀前面按着很疼,可能是肱二头肌腱炎,如果手掌向下平着抬胳膊,在抬的过程中出现比较明显的疼痛,有可能是肩峰下撞击综合症。(具体还需要医生的诊断)
另外,要提醒一下,并不是只有肩部疾病才会导致肩痛!!颈椎病是导致肩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还有很多其它疾病,比如胸廓出口综合症等外周神经卡压(臂丛神经、肩胛上神经)、纤维肌痛、肺癌或局部肿瘤、胆道疾病、心绞痛等都可以表现为肩痛。
总之,肩痛是需要就医的,需要医生通过针对性的查体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绝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是“肩周炎”。
赞赏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