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基金业第十七届“金牛奖”如期揭晓,当之无愧地成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一次“金牛”:今年的获奖名单是年以来“最短”的,而全新设立的七年期奖项却是十七年来对基金产品“最长”的考察。
一短一长之间,透露出奖项设计者的良苦用心,这是在激励长期业绩表现优异的产品,鼓励基金管理人注重中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引领波动控制看重风险调整后收益
业绩就是王牌,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会通过业绩来甄选基金。但所谓盈亏同源,高增长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风险。金牛奖评选着重考察风险调整后收益,看重的正是考虑风险波动以后的收益水平,这引导基金经理不能过于看重净值增长,还要控制好波动。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只有基金产品的业绩长期稳定,净值波动在持有人预期之内,才能提升盈利体验,更加放心地长期持有基金。
从一个基金经理的角度看,风险调整后收益,意味着两项要求:首先,基金需要获得非常好的长期回报,深度研究发掘优质个股,给组合带来卓越的收益率增长;其次,基金组合的表现需要每年都相对稳定。因此,我往往会从更长远的周期维度选股,特别注重组合搭建的稳定性。
引领长期投资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上,“七年期金牛基金”首次登上舞台。金牛奖的长期评价原则,引领基金经理们着眼长期投资,不以短期收益排名为目标。摆脱短期排名后,基金经理会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长期增长,而不那么在意短期净值波动。在我看来,经过日积月累,组合换手率会自然而然地降低,经过深耕研究而选中的个股也会持有更长的时间。例如,自年三季度重点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