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医药的根本遵循。

“传承”是中医药学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根源所在。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历经疾苦特别是疫病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年,美国人威廉·麦克尼尔撰写出版了《瘟疫与人》一书。作者在书中谈到了一个令他十分迷惑的现象:中国清代瘟疫高频率流行,人口却出现激增,清中期突破一亿,末期达到三亿,而同时期的欧洲总人口才一亿五千万。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中医药的贡献功不可没,尤其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的推广有关。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防治成为中国经验的一大亮点。在抗疫初期,中医药专家对大量患者进行会诊分析,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在此基础上,中医药专家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在轻症方面,应用中医药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在重症方面,除改善主要症状、显著提高重症预后关键指标淋巴细胞数量外,还可以减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降低病亡率。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超过7.4万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超过6万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实践再次证明,中医药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屡经考验、历久弥新,依然好使、管用。

传承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创新则是中医药的活力之源。中医药的创新,既包括对秘方验方加以更新创造,又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中医药、完善中医药、振兴中医药。可以说,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产生,再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古老的中医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为了遏制来势汹汹的疫情,社区、隔离点大范围发放中药,医生迫切需要患者服药反馈,患者亟待医生用药指导。借助互联网技术,患者扫描中药袋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cjzz/9761.html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大家知道肩周炎的症状

2、 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解析常会患上肩周炎的

骨科疾病中,肩周炎是属于其中之一。很多人方肩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解析常会患上肩周炎的

骨科疾病中,肩周炎是属于其中之一。很多人方肩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