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辨治

肩周炎辨治

一、病因病机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的患者同时牵连手臂和手指疼痛。因为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所以俗称“五十肩”。又因为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往往不能举臂梳头,所以又称为“冻结肩”、“肩凝症”。本病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肩周炎是本虚标实证。其虚证主要是肝肾阴虚和阳气虚,实证主要是风寒侵袭肩部,荣卫不和,寒凝血瘀,痰湿阻滞。

1、肝肾阴虚和阳气虚。人的衰老不仅是从肾虚开始的,肾虚的同时阳气也虚,特别是阳明脉也虚。女子的衰老过程是“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都与阳明脉衰有关系,冲脉并足阳明胃经上行,且冲脉隶属于阳明,所以冲脉衰也与阳明脉衰密不可分。男子的衰老过程是“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四十八岁以后也是阳气衰。正因为人的衰老是阴精和阳气都衰,所以《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才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三阴三阳经脉中,以三阳经阳气较多,而三阳经中,阳明经阳气最多,尤其是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阳气在六经中是最多的。具体来说,手阳明大肠经阳少多气、血少多液,足阳明胃经阳与气、血与液各半。《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这说明,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人到50岁左右,肝肾阴虚筋失所养,阳明气虚筋失温煦,就会出现肩部的不荣则痛和活动障碍,因此肝肾阴虚和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病机。

2、风寒侵袭肩部,荣为不和。风伤卫,寒伤营。营卫双弱,则风寒外侵。寒主收引,寒盛则痛。

3、寒凝血瘀,痰湿阻滞。气血虚弱,气虚不能运血,则血脉瘀阻;阳虚生内寒,寒凝则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也会导致血脉不通。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二、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1、肩部表阳虚,营卫不和,外感风寒,风湿相搏,急性发作,肩部冷痛,活动不利,桂枝附子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寒湿痹阻的标实证,证以疼痛不可屈伸、遇冷加剧为主,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主之。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寒湿阻滞,患侧肩部疼痛,遇寒加剧,活动时加剧,甚至不能梳头、穿衣。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阳和汤加羌活、姜黄主之。根据寒、瘀、痰、湿、虚,随证治之。阴寒内盛、疼痛剧烈,甚至掣痛引臂,血瘀痰结,加小活络丹。局部关节游走性剧痛或缠绵不愈,加蜈蚣、全蝎、乌梢蛇。瘀阻痛如针刺,活动恢复迟缓,加鸡血藤、桃仁、红花。平素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加党参、熟地。痰浊阻滞,关节粘连,酌加白芥子、全蝎、白僵蚕、制南星。肾虚,加熟地、鹿角霜或“肾四味”(枸杞子、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

2、笔者临床所见,病急病程短者,多为实证、寒症,病程久远者多虚实夹杂。“肩痛灵”主之:桂枝10克、羌活10克、灯盏细辛10克、威灵仙10克、防风10克、制附片10克、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6克、麻黄6克、细辛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片姜黄10克、鸡血藤15克、炒白芍10克、生白术10克、黄芪20克、黑大豆15克(打)、厚朴10克、炒杜仲15克、狗脊15克,水煎服。

本方是笔者总结临床经验而形成的,也是由桂枝附子汤、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乌头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而成。桂枝、羌活、细辛、灯盏细辛、生姜、麻黄、防风等祛风散寒,灯盏细辛兼有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当归、川芎、片姜黄、鸡血藤,养血活血、祛风通络;生白术治风湿在表;寒盛痛剧,制川乌、制草乌、附片除寒痹疼痛;黄芪益气运血;白芍合甘草,柔肝止痛,合当归补血养血;黑大豆合防风、甘草,可解附子、乌头毒,兼有补血之功。附片临床如果用生附子,其止痛之力更速,但需要先煎煮2个小时以上,并加蜂蜜一匙同煎,如此可避免附子中毒。威灵仙通经络,祛风湿,止痹痛;杜仲、狗脊补肝肾、壮筋骨。厚朴理气除胀,防补气药滞气,《本经》也记载厚朴可治“气血痹”。

病例一:李某,男,60岁。年4月3日就诊。自述近日突然左侧颈项及肩关节周围疼痛,受寒则重,舌苔薄白。先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阳和汤加减,服药5剂,无效。肩峰、肩井、肩胛骨、后背均感疼痛。外治:颈肩部松筋按摩之后,用“神功酒”药摩痛区,然后加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温灸。内治改服:桂枝15克、制附片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羌活15克、厚朴10克、甘草10克、麻黄15克、细辛15克、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姜黄10克、鸡血藤15克、黄芪30克,水煎服。3剂为末煮散,服6天。后两剂因缺黄芪,加党参。服药1剂即效,疼痛缓解。自觉药力较猛,药后胃似有不适,有点气胀。这是党参导致气滞,因此首剂无胀感,厚朴可解之。4月18日三诊,处方如下:桂枝15克、生附子15克、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黑大豆15克、防风10克、生姜5片、大枣5枚、羌活15克、甘草10克、生白术15克、麻黄15克、细辛30克、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川芎15克、姜黄15克、鸡血藤30克、黄芪30克,蜂蜜一匙,水煎服。5剂煮散服10天。生附子、乌头、黑豆、生姜、甘草、防风、蜂蜜,先煎2个小时。如此痊愈。患者自觉生附子比制附片止痛力强许多,而且止痛迅速。

病例二:王某,女,53岁,年9月12日就诊。肩周炎疼痛,举臂活动受限,病史3年,拌有腰痛、手指关节疼痛以及胃寒痛。双尺脉沉细弱。先做了一次理疗:松筋推拿,药摩温灸,当场缓解。然后外治以中药铺灸疗法热敷热熨,“神功酒”外搽揉摩;内治则用“肩痛灵”水煎服,7剂。药后,肩痛缓解,臂痛缓解,腰痛缓解,但是,手指关节酸痛,上臂肌肉痛,膝关节内侧痛,腹股沟酸痛,足底疼痛,后颈椎疼痛,大椎下面后背部位疼痛,手心有风嗖嗖之感。嘱其无忧,这是祛邪外出、药攻病灶的排病反应,坚持用药,这些不适感将会消除。又做了一次理疗,并在肩部刺血拔罐治疗一次,外治继续用铺灸法热敷热熨,不出三天,诸症缓解,各个部位几乎都不疼了,守方不变,继续热敷热熨,并续服“肩痛灵”7剂,近期治愈。其胃寒痛,期间加服“胃寒药枣”(方见《胃寒痛辨治治》),也因为灯盏细辛可治胃寒痛,因此服药期间胃一直不痛。随后续服胃寒痛汤剂5剂,胃寒痛也于近期治愈,处方如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干姜6克、木香6克、砂仁6克、陈皮6克、厚朴6克、肉桂6克、高良姜6克、延胡索10克、灯盏细辛6克、毕澄茄3克、香附10克、苏梗6克、大枣3枚(撕开)丁香3克、吴茱萸2克,水煎服。

病例三:吴某,女,55岁,年1月就诊。适逢大雪天气,严寒冷酷。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肩周炎,病史10年。这次治疗,先服了6天“杜仲强腰汤”加味主治腰痛,又服了6天“肩痛灵”汤剂主治肩周炎,疼痛有所缓解。为了验证活力霜的疗效,停止内服中药,也不用任何理疗手段。先用平衡霜在腰部、肩臂部涂抹,再用活力霜涂抹,然后保鲜膜覆盖。由于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以及颈椎不适,于是同时在颈后大椎、身柱穴部位以及背部胸椎旁的肺俞、膏肓俞部位涂抹平衡霜和活力霜。涂抹一次,就疼痛缓解舒服了一点,但每天夜晚下半夜寅时(夜3点至5点)肩臂痛,这是因为患者感寒咳嗽,肺经有寒,故寅时痛。连续涂抹3天,都是如此,有时夜晚腰间盘两侧臀部有游走性疼痛。检查痛区,发现患者手太阴肺经肘窝尺泽穴处疼痛,手阳明大肠经肩臂部臂臑穴处疼痛,并且臂臑穴区处肌肉僵硬有筋结点,这是因为患者感寒咳嗽,肺有寒也。从第4天开始,先用“神功酒”做介质,于痛区和筋结点按摩,然后艾灸,最后再涂抹平衡霜和活力霜,夜晚疼痛又进一步缓解,次日大臂处的筋结点也软化消失。同时内服3剂汤药治疗寒咳:制附片10克、干姜10克、细辛6克、党参10克、白前10克、杏仁、炙百部10克、紫苑10克、陈皮6克、桔梗6克、麻黄6克、荆芥6克、甘草3克,水煎服。到了第7天,夜晚一点都不痛了。经过8天的活力霜涂抹治疗,颈椎不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都近期治愈了,咳嗽也基本治愈,心慌胸闷也基本消除。再给患者配制内服制剂“神仙健步丹”和“腰痛丸”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活血脉,巩固疗效,以求根治,防止复发。

3、《傅山男女科》载一方,有捷效。傅山先生论曰:“肩臂痛,手经病,肝气郁。平肝散风,去痰通络为治”,方为:当归、白芍各90克,陈皮、柴胡各15克,羌活、秦艽、白芥子(炒研)、制半夏各9克,附片3克。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半小时,兑入黄酒,分2次热服。李可老中医师先生意,加黄芪克益气运血,桂枝15克载药直达病所,再加止痉散(全虫3克、蜈蚣4条)研粉冲服入络搜剔,更加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经,治疗肩凝重症,3剂即愈。当归油脂多,润肠通便,宜炒用。白芍性微寒,宜炒用。

4、肩凝汤(娄多峰验方):当归、羌活各18克,生地21克,丹参、鸡血藤、透骨草各30克,桂枝15克,生香附12克。局部冷痛较剧加制川乌、制草乌各9克;热痛加桑枝、忍冬藤各60克;刺痛或外伤淤血痛甚加乳香、没药各9克;痉挛痛加白芍30克、蜈蚣3条;气虚加黄芪30克。水煎服。

生地寒凉,清热凉血,丹参微寒,活血祛瘀,因肩周炎大多属于寒证,故本方以热痹或寒热错杂症为宜。

5、肩关节周围炎病机为气血亏虚,外受风寒湿,筋脉失养。治宜祛风散寒、养血通络,“肩舒汤”主之,水煎服。方出《重庆名医证治心悟》,药用:桂枝12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桑枝20克、葛根15克、甘草10克。风寒湿阻加细辛、苍术、独活;瘀血阻滞加桃仁、红花;气血亏虚加黄芪、党参、熟地;疼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

(二)、外治法

1、“热敷法”:川芎、红花、桃仁、桂枝各30克,延胡索、罂粟壳各25克,细辛10克。布包加水浸没,再加醋克,白酒克,将药煎开10分钟后,患部垫上毛巾热敷,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每剂可用4天。本法主治各种腰腿痛(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脊柱炎、外伤性腰痛等)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关节粘连症、风湿症等。

上述热敷疗法使用时有所麻烦,不太方便。因此,笔者用此方合《医宗金鉴》“海桐皮汤”进行加减改良,制成“坎离砂”热熨,简便易行。有桃仁、红花、川芎、海桐皮、白芷、透骨草、细辛、川椒、川乌、草乌、雪上一支蒿、三分三、乳香、没药、安息香、木瓜等25味中药材,水煎浓缩,再与铁屑、醋混匀,装入布袋,热熨患处,因其敷贴后自动发热,温经散寒止痛更加显著。

2、药摩疗法

(1)、“全息止痛酒”:川乌、草乌各50克,羌活、白芷、干姜各40克,麻黄、肉桂各30克,细辛20克,高浓度白酒0克,浸泡两周备用。

此为全息止痛酒简易方,笔者临床上所用的“全息止痛酒”是在此方基础上加马钱子、丁公藤、三分三、雪上一支蒿、白花菜籽、灯盏细辛、安息香等药,总计用药达18味。适用于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主治经久难愈之寒湿痹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骨质增生、全身关节拘挛疼痛、颈肩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足跟痛、风湿类风湿、痛经、慢性扭伤、瘫痪、痿症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均有良效。

用法:外用药摩:用纱布或药棉蘸药酒外擦痛处,并揉摩痛处,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2)、神功酒:生川乌、生草乌、生马钱子、三七、白芷、血竭、生半夏、生南星、狼毒、丁香、肉桂、细辛、安息香、麝香等25味药材组成,白酒浸泡,外擦揉摩痛处。本药剧毒,切忌入口。此酒用于治疗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因其功效如神而命名。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化痰散结。主治:颈肩腰腿痛、足跟痛、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关节粘连症等寒凝血瘀痰结症日久不愈。

(3)、神应酒:由川乌、草乌、白芷、马钱子、三七、血竭、虎杖、豨签草、臭梧桐等药材泡酒外擦揉摩痛处,本方清热、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寒热错杂症。热症消除后,仍从寒证治之。

3、火灸疗法

(1)、根据病症选择“全息止痛酒”或“神功酒”为介质,施用“火龙灸”疗法。可以先以药酒做介质于痛区按摩、点穴,再用火龙灸灸之,效更佳。

(2)、以“全息止痛酒”或“神功酒”为介质,按摩、点穴后,再用艾条灸痛区进行强化。用药艾条“雷火神针灸”或“太乙神针灸”灸之,则药力更强。

“雷火神针灸”由乳香、没药、马钱子、川乌、草乌、细辛、肉桂、硫磺、安息香等18味中药材,合艾绒制成。主治:痹证、痿证、痛证、虚寒证,心腹冷痛,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起坐艰难,以及肩周炎、网球肘、面神经麻痹、中风偏枯等。

“太乙神针灸”由乳香、没药、炮马钱子、三七、血竭、延胡索、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皂角、檀香、降香、木香、甘松、樟脑、冰片等32种中药材,合艾绒制成。主治:筋骨疼痛、风湿类风湿,以及内、外、妇、儿各科阳虚、寒凝、气滞、血瘀证。

4、涂敷疗法

筋骨疼痛的外治以“三联疗法”最佳,疗程最短。即以“全息止痛酒”或“神功酒”做介质于痛区按摩、点穴后,然后于痛区施用火灸疗法,最后再于痛区涂敷“温经止痛膏”,保鲜膜覆盖4~6个小时。

“温经止痛膏”由麻黄、附子、细辛、川乌、草乌、半夏、南星、甘遂、羌活、独活、洋金花、蓖麻子、马钱子、桑寄生、杜仲、木鳖子、干蟾蜍、急性子、木鳖子、葛根、血竭、白芷、蜈蚣、全蝎、细辛、白花菜籽、雪上一支蒿等42味中药材熬制的软膏,有祛风散寒、除湿化痰、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涂敷痛处,保鲜膜覆盖,即自动发热。主治: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等风湿痹证。

也可以用市场上销售的量子平衡霜+活力霜涂抹,先用平衡霜涂抹3遍,再用活力霜涂抹3遍,然后保鲜膜覆盖3~6个小时,疗效也非常显著。

作者简介:20岁时便开始于民间尝试治病救人,运用点穴按摩、内功疗养和中草药,为病患者服务,医养结合,功药并举。三十多年来,治愈过众多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尤长于治疗牛皮癣(银屑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顽固性皮肤病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类风湿。对于过敏性鼻炎、肾结石、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咳喘病、肠胃病、月经病、带下病、乳腺病、前列腺病、阳痿、早泄以及慢性疑难杂症也有独到的临床经验。

王开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cjzz/9747.html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大家知道肩周炎的症状

2、 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解析常会患上肩周炎的

骨科疾病中,肩周炎是属于其中之一。很多人方肩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解析常会患上肩周炎的

骨科疾病中,肩周炎是属于其中之一。很多人方肩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