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增生艾灸效果如何?选那些穴位?
艾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一般4-5次就会有明显效果。小增生肿块的消得快,大的慢一点,大的先变软,再变小,再就消除了,治愈率90%以上。
穴位选:乳房疼痛点、背部疼痛点、肩井、神阙、期门、太冲、三阴交、食窦、膻中、肾俞、天池。
2高血压10多年了,应该怎么灸?大椎、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风池和合谷。
3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灸哪些穴位?肝俞、胃俞、肾俞、次髎、期门、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
4手足一年四季发冷,怎么艾灸?心俞、胃俞、肾俞、次髎、关元、内关、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5月经不调怎么艾灸?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轮流施灸。
6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上星、迎香、合谷、少商、内庭、三阴交、复溜。
7水肿是什么原因病,该怎么艾灸?水肿分阳水和阴水两种,阳水是指发病迅速,起初面部微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亮,胸中烦闷;阴水是指水肿渐起,开始足面微肿,继而头、面、腹部也肿,小便不利,大便溏稀,喜暖畏寒,时消时肿;阳水发病快,从面部开始;阴水发病慢一些,从足面开始,遍布全身。
灸水道、水分、气海、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阳水加肺俞、合谷;阴水再加脾俞、胃俞。
8水失眠怎么调理?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1、思虑过度、心血亏损;2、房劳过度,伤及肾脏,以致阴虚火旺,心肾不相交;3、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神志不宁;4、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
艾灸治疗失眠:神门、心俞、肾俞、百会、足三里、太溪;肝气郁结加阳陵泉、太冲;肝肾阴虚加三阴交;水饮痰浊加丰隆、中脘;肾阳虚加命门、关元、气海;肝脾不和加肝俞、脾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
9眼袋很大灸哪里?中医认为“上眼皮为脾所主,下眼皮为胃所主”,所以眼袋和胃气虚有直接关系,灸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四白、关元。
10肺气虚,喉咙常有痰,怎么灸?百痰生于脾肾,而藏于肺,治痰,治肺为治其表,治脾肾才是之根本。灸肺俞、脾俞、肾俞、命门、中脘、关元、足三里、太溪,曲池和三阴交。
11艾灸是穴位选的越多好?重点灸几个穴位好?这个不一定,要看具体病症而定。但是,艾灸的一个原则是“少穴多灸”,每次4-5穴,穴位多的,可以分组轮流施灸,开始10次每天灸,之后2天一次,再后就一周2-3次。
12过敏性鼻炎什么穴位?风池、肺俞、肾俞、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
13胃胀、胃痛、胃反酸灸哪里?主穴:中脘、神阙、天枢、气海、足三里;
配穴:脾俞、胃俞、肝俞、公孙。
14我患子宫脱垂症多年,艾灸管用吗?灸大椎、肾俞、命门、次髎、长强、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会阴、照海、百会。
15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颈四椎旁、大椎、肩中俞、肩井、中渚。
16子宫腺肌症,每个月都疼,灸哪里?命门、次髎、长强、关元、中极、曲骨、归来、气冲、三阴交。
17脸抽动灸那些穴好?翳风、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内庭。
18眼睛经常血红血红的,很干涩,灸哪里?肝俞、阳白、合谷、光明、太溪。
19我想减肥,不知道灸法管用不?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灸胃俞、天枢、中脘、关元、梁丘、足三里就可以。
艾灸减肥须长期坚持才能看到较好的效果,而且不易反弹。
20慢性盆腔炎灸哪些穴位?中极、神阙、八髎、子宫、关元、肾俞、太溪、照海、归来。
21蛋白尿该怎么灸治?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灸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复溜、三阴交。
22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灸肾俞、次髎、关元、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涌泉。
23艾灸补肾灸什么穴位?建议循环灸:第1日:中脘、足三里;第2日:命门、神阙;第3日:肾俞、关元;第4日:腰阳关、气海。
24小孩晚上睡觉盗汗,能灸吗?灸大椎、身柱、合谷、足三里。
25小孩强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小孩保健灸的要穴身柱、命门、神阙。
26痛经、闭经可以艾灸?该灸什么穴位?闭经: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血海。
痛经:关元、中极、曲骨、归来、三阴交、脾俞、肾俞、八髎。
27涌泉穴的作用是什么?涌泉穴是老年保健灸的一个要穴,主要的功能是: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
28疏通任都二脉灸哪些穴位效果最好?作为保健灸,灸背部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正面灸膻中、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就可疏通任督二脉。
29手脚经常出汗怎么办?手脚出汗是心燥热的一种表现,可灸内关、合谷、三阴交、太溪。
30尾椎骨疼了几个月,都不能坐,怎么办?灸肾俞、命门、次髎、长强、会阳、环跳、委中。灸次髎时一定要出现循经感传,热量要传导至脚心。
31感冒、鼻塞、流清涕,灸哪里?风池、外关、风门、大杼、曲池。大椎是解决风热感冒的特要穴。
32不孕不育症,怎么艾灸?1、肾阳亏虚:婚后不孕,月经后期或闭经,经量少色淡,腰脊酸软,形寒肢冷,小腹冷胀,头晕耳鸣。施灸:肾俞、气海、关元、命门、三阴交、曲骨、太溪、照海。
2、肝郁亏虚:婚后不孕,经行先后不定期,经血紫红有块,量少,面色萎黄,胸肋乳房胀痛,情志不畅。施灸穴位:关元、气户、子宫、太冲、肝俞、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血虚身热加血海;头晕心悸加百会、神门。
3、淤滞胞宫:经期错后,经行涩滞不畅,小腹隐痛,经血夹有紫块。施灸穴位:中极、丰隆、气海、血海。
33爱打嗝是什么原因?能灸吗?打嗝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停饮;气郁不畅,胃失和降;久病气衰,脾胃虚寒,导致胃气上逆;或者暴怒气逆,胃膈气逆不宣导致。治疗的方法是:和胃舒膈,理气降逆。灸膈俞、膻中、内关、足三里、太冲,然后轻柔听宫穴。
34肩周炎很疼,灸哪几个穴位?灸大椎、肩井、天宗、肩髃、肩臑、曲池;风盛者加外关、风池;寒盛者加合谷。
35荨麻疹,如何艾灸?荨麻疹可以循环艾灸以下穴位:第1天肺俞、曲池、大椎、神阙,第2天膈俞、血海、神阙,第3天脾俞、阴陵泉、神阙,第4天肝俞、阳陵泉、神阙。
36灸时热量如果不向远端传导怎么办?有些人经络闭阻,有些人感传敏感度不高,原因很多,但是只要坚持施灸,一般都会慢慢出现热量向远端传导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循经感传现象。可以采取通关过穴的方法,一点一点引导,一旦出现明显的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疗效和疗程都会减短。
37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灸后皮肤出现水泡,注意不要挤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液体,消一下毒,买一点红霉素眼药膏抹上,用纱布包敷,尽量不要碰水。古人说“灸疮必发,祛病如把抓”,就是说艾灸发灸疮起水泡,祛病效果才快,这种水泡是无菌的,是艾灸的正常反应。但是也要注意保护伤口,不要感染。
38艾灸鼻出血是什么原因?艾灸为什么会鼻出血,是因为营气走经里,卫气走经外,如果营卫不固,营气就会溢出经外,导致出血,这和脾胃的关系最密切。你可以每穴少灸一会,慢慢加量,不要一下子刺激量太大。另外再加灸上星、印堂、迎香和合谷,用于灸治鼻出血。
39主灸肚子跟后背一周,现在下腹非常的痛,怎么办?这是艾灸触动了病灶,病气向外宣发,是好现象,再坚持几天就好了。举个例子:你家有老鼠,你不逮它,它闹腾的就小,但是那毕竟是一个问题,经常会困扰你。当你下决心清理的时候,老鼠是不愿意的,它要跑,它要躲,它要抗争,反而会使家里更乱,但是只要下决心把老鼠赶走,暂时的闹腾是必要的,会换来更多的安宁。
疾病在身体里是一样的,当艾灸触动了病灶,病气也会抗争,它是不愿意从身体出来的,这时候就要坚持,正气战胜的了病气,身体就会康复,如果放弃了,病气就会变本加厉的反扑,问题会更严重。所以,暂时的疼痛加重是正常的反应,如果疼的无法忍受,医院检查,就很有必要了,因为有时候可能会逮老鼠,把毒蛇惊扰出来。总之,遇到问题不要慌神,要冷静思考,分析原因,这就是辨证的思维。
40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41为什么有人艾灸后想睡觉,有人又特精神?人体阴阳平衡才有睡眠,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但是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困倦或者倍儿精神了。
42怎么艾灸才能效果好?艾灸要想有效果,合理的配穴,正确的方法,优质的艾条或艾绒,缺一不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没有好厨艺,山珍海味也会让你做得很难吃。就是说艾灸没有好产品不行,有了好产品不会用更不行。
43艾灸了一段时间,症状没减轻反而加重了,这正常吗?艾灸在身体调理的过程中,开始时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相反,疾病还会表现的更甚或者更严重,这是因为疾病逐渐由深处被引到体表的一种表现,是好现象,不必“见风就是雨”或“草木皆兵”,也不必害怕、恐惧、疑虑。只要再坚持艾灸一个阶段,就会慢慢体会到艾灸的疗效。
44艾灸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艾灸最大的特点是既能使亢进的功能得到抑制,也能使衰退的功能得到兴奋而趋向正常生理的平衡状态。艾灸对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都有调整作用,能使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得病的可以治病,没病的可以保健养生,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45艾灸一段时间后身体爱出汗是怎么回事?艾灸一段时间后,身体的正气在聚集,和邪气进行抗争,身体就像战场一样,出虚汗是正常的,有的战争时间短,有的时间长,所以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只要坚持,正气战胜了邪气,身体强壮了,这种症状就会消失。
46能不能一边泡脚一边艾灸?不能,这是极其错误的行为。身体得病的内因是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外因是风寒湿诸邪侵袭,一边艾灸一边泡脚,等于是人为地打开皮肤腠理,引邪气侵入体内,暂时效果可能明显,长期会引起很多问题。艾灸和泡脚并不冲突,但是一定要分开来做,最好是先泡脚,然后再艾灸。
47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全是因为“经络不通,阴阳失和”,也就是西医说的“新陈代谢受阻,血液循环放慢”。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不适或疾病?几乎全是经络不畅,出现瘀阻。
艾灸是通过热量的共振传导,打开瘀阻的经络,让经络恢复畅通。艾灸理疗中,经隧在立体螺旋的热旋流照下,经脉里会瞬间增压,以强大的压力冲破瘀阻点,使得经脉重新流畅,热量带动气血沿经络快速前行,达到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经络通了,身体自然康复。
48艾艾贴效果怎么样?艾艾贴是由深圳前海艾艾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治疗现代亚健康的艾贴,它以传承和弘扬艾文化为己任,将古老的传统艾灸养生疗法进行革新,以“传承、弘扬、实用美”作为理念信条;研发出简单实用、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艾灸产品——“艾艾贴”。
艾艾贴精选蕲春五年黄金艾绒,经过“选材、挑选、敲打、提纯、晾晒、成型”六大步骤,用传统的人工手作方法,制作高品质的黄金艾柱,其效果是传统艾条的3-5倍。与传统火头朝下的艾灸相比,其性质温和,是一款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的养生产品。
49上脘、中脘、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
上脘:偏于抑冲降逆,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尚可宽胸利膈,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
中脘:重在和胃理气,在健脾和胃、益气消积的同时,主要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症;
下脘:偏于消导通降,能将胃所受诸邪通过下传肠腑消散,给邪以出路,所以长于治疗胃肠气机不通诸症。
简单说就是如果胃脘部不适,有呕吐、呃逆等症状的用上脘;有胀满、积滞等症状的用下脘;而脾胃不和或者肝脾不和所导致的上腹疼痛、泄泻、便秘等症状用中脘。临床可以辩证选取单穴,也可三穴同用。
50艾灸出汗是怎么回事?艾灸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身体感觉良好,或者觉得很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不用担心,艾灸的过程中适当饮用温开水,及时补充体液即可。
但是,如果灸后大汗淋漓,而且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有问题了,我们提醒您可能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这个时候,最好有应对方案来调理。
因为中医讲“血汗同源”,汗液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所转化的。出汗过多,人体容易造成津液亏损,比如肺结核、阴虚患者经常会有盗汗、自汗症状,而这类人多有虚症,常常引发很多慢性疾病。古代人比武,输赢的标准是先出汗的那个人就输了。
在艾火的作用下,热力会使熏烤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会加速,所以皮肤会出现潮红。一般艾灸后潮红与汗出会同时出现。如果用灸盒或者灸筒艾灸穴位,皮肤潮红会伴有水气,摸起来感觉非常湿润,说明艾灸的量足够了。
艾灸后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出汗的部位也不同,有的人是胸前出汗,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有些人阳虚的比较严重,刚施灸的前些天很少出汗,之后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毒素排出的路径都不同的原因,一般毒素会从最虚弱的地方排出来。
艾灸后出的汗也分两种,有些人艾灸后排出的汗是粘粘的,这种人湿气比较重,而有些人出的汗液就像水汽,或者摸起来是凉凉的,这种情况一般都说明寒气大。脉脉艾灸提醒您如果是发烧或者上火,出汗是非常好的泄热途径。
也有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比如说有的人喜欢盖上艾绒被或者一灸就是几个小时,这种情况下出汗基本都是因为温度太高,捂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每次艾灸的时候,只需要调好室温,保证不着凉,适当盖好就可以。
大艾无疆°
▼
艾◆知识
艾灸最全认知手册(小白入门必备)。
艾◆知识
关于艾灸,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艾◆知识丨艾艾贴,引领健康养生新时尚!(艾灸知识大全)
艾◆知识
会艾灸,更健康——认识艾灸。
心中有艾
艾艾贴基本知识(最全)。
大艾无疆|艾艾贴全新形象大片华美来袭
艾艾贴强势登陆央视!60秒国风形象片在这里!
加入我们°
▼
深圳前海艾艾贴
全国火热招商中!
深圳前海艾艾贴
全新创业商机,诚邀加盟代理!
深圳前海艾艾贴
代理艾艾贴的十二大理由。
艾灸首选
深圳前海
艾艾贴
以艾之名宠你所爱
▼
长按下方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