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定方证,巧治肩周炎

先讲一个我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成功案例。

当时,我在温州市郊滨临瓯江的一个小镇当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因为业余时间替小镇及周围村里的人治病、针灸,所以在当地颇有一点名气。一天(年7月4日)下午,状二大队卫生医疗室的一个女医生带她父亲来看病,她父亲的名字叫泮德法,当时51岁,是一个很聪明很能干的农民,在生产队当队长。

他患的病是右肩痛,因为其家境在当地还算富裕,所以发病后一直在积极地医治,大医院的骨伤科和民间的郎中都一致诊为肩周炎,民间叫这病为“五十肩”。中医辨证是痹证,一般认为是痰瘀湿热凝滞经络。患病1年来膏丹丸散、按摩针灸、刺血拔罐都一一试过,不但无效,反添更多的病痛,劳动力几乎丧失,近几个月只能为队里放牛。

当时的症状是:右肩疼痛,活动不利,不能抬手,不能负重,夜间痛得不能安睡。仔细诊查发现,右臂肌肉萎缩,对疼痛异常敏感。伴有头重、口苦、纳呆、尿黄、便秘、脉涩、舌暗红、苔黄黏等痰瘀湿热凝滞证候。翻阅历次诊疗记录,从诊断到方药均合中医理法,然而医治无效,大家都认为是疑难病症。

当时我就面临怎样抓主症的问题。我要患者平卧,通过腹诊发现心下压痛,发现左小腹急结压痛,重压之疼痛向左腹股沟发散。这样就知道了是小陷胸汤证合桃核承气汤证。这两个汤的功效,一为清痰热,一为祛瘀血,也符合理法辨证。于是就投此二方的合剂。

3剂后,病人满面笑容来复诊,说服药后排出很多瘀浊秽臭的大便。他说为了看清排泄物的性质,他特地跑到清水坑上大便,他看到排出的都是大片地浮悬在水面上,排便以后一身轻松,手举高了许多,虽然手臂还痛,活动也还不利,但他看到治愈的希望。复诊时,腹证变轻了,我把原方分量减半再服5剂,腹证消失了。后以针灸、中药治疗一个月而痊愈。

在对泮德法的诊治过程中,他对我讲了许多话,有些话对我有很深的感触,所以事隔30多年了,一想到他,当时的情景就历历在目。他说他一辈子没有大病,这次算是大病一场了。开始看西医,查来查去查不出什么东西来,医生说是肩周炎,一年半载好不了,所以对西医就失望了。后来看中医,医生认为是气血阻滞,他认为很有道理,但服了几百剂中药,刺了针、放了血、拔了罐,病痛反而越来越重,渐渐地也失望了。但服了你开的中药,效果就完全不一样,现在又很相信中医了。

他说打第一天开始就感到病会有治愈的希望,因为我给他腹诊时有一段争论,他说自己的病就在右肩,不要平卧检查腹部。

我告诉他,中医自古以来就施行腹诊,对慢性病来说,腹诊比脉诊更重要,腹诊比较客观,又容易掌握,他听了以后才配合腹诊。腹诊时当我在他心下及左少腹发现指标时,他当时就大声呼叫起来了。他说他的病有希望了。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说看了一年多的病,没有一个医生发现他腹部有两个地方有压痛,而今天被你发现了,所以一定会有治愈的可能了。

当他病将痊愈时,有一次问我,为什么其他中医不学诊?他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想动员家中的子女学中医,问我带不带徒弟。我告诉他,我自已还在摸索中,有什么资格带学生。他鼓励我说,你会成功的。5年后,医院工作。一个星期天下乡,当我从桥上经过时,听见有人喊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泮德法在河上的一只小船上叫我,他把右肩高高举起,有力地晃来晃去向我致意。

中国在方证辨证中运用腹诊法极为重要。腹诊一法肇始于《内经》《难经》,并在《伤寒论》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日本医家汤本求真高度评价腹诊法,云:“腹者,生之本也,故百病以此为根,是以诊病必须候腹。”(汤本求真.皇汉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大冢敬节、矢数道明、桑大崇秀、寺师睦崇等对此均有论述。

此患者心窝部之剑突下有压痛,心下部有痞塞感这是小陷胸汤证的腹证;少腹压之结节疼痛并延及左腹股沟,这是典型的桃核承气汤腹证,可见日本汉方家吉益东洞所教诲的“腹证不详,不可处方",的确为得道之言。本文选自《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一书。关于经方腹诊,可以参考以下书籍:往期推荐:黄连一定是苦的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cjzz/8032.html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大家知道肩周炎的症状

2、 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解析常会患上肩周炎的

骨科疾病中,肩周炎是属于其中之一。很多人方肩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解析常会患上肩周炎的

骨科疾病中,肩周炎是属于其中之一。很多人方肩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