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特等劳动模范接文镇王家堡村党委书

怎样依托南果梨产业,拉长产业链条?

接文镇王家堡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崔高闯给出了答案。他积极寻找合作商,发展南果梨深加工产品,成功开发了南果梨汁、南果梨脯等产品,投入批量生产。6月4日,“闯盛果业”果品深加工企业的相关手续已经审核通过,下步产品将逐步向超市、商场、网络进军,成为农民增收新渠道。

提起王家堡村,谁都不陌生

这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村,30多年前,老书记王丙铎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战天斗地、治山理水,把一道道荒坡变成了“花果山”,让王家堡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富裕村。年,崔高闯作为新一任村班子带头人,接过老书记手中的“大旗”,同时也接过了“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王家堡精神”,投身到推动乡村振兴、再创王家堡辉煌的新征程。王家堡村一没工厂、二没资源,有的就是满山遍野的南果梨,强村富民的希望全都在这一棵棵的南果梨上。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果梨产业,崔高闯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领果农抱团发展。目前,入社会员已达余户多人,通过统一资料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服务,每年可为社员节省开支40余万元,村集体通过服务增收3万多元。年,合作社与新隆嘉超市主动对接,王家堡村成为新隆嘉超市的南果梨直采基地。南果梨汁也已成功进入新隆嘉超市。依托南果梨产业,村里还承办了接文首届梨花节,累计接待各方游客2万余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成为王家堡村振兴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村官’就是‘父母官’,我得时时刻刻想他们之所想,了解他们需要啥,才能为他们办事,才能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崔高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上门走访外,他喜欢每天晚上都到村里最热闹的活动广场去走走谈谈,听听老百姓的心声。村里无论大事小情,一律坚持“开门议事”、民主管理,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讨论、酝酿、决策,确保每项工作都从最广泛的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每一笔钱都花在为群众谋福利上。这几年,他将村民最关心的电力、道路、建房、生活用水等民生问题作为规划建设方向,多方筹措资金,完成道路维修、危房改造、修建塘坝等民生工程。累计筹资多万元,新修村路2.5公里,大小桥梁10余座,安装路灯40盏,治理河道3公里,栽种各类绿化苗木余棵。第一村民小组的群众一直为吃水困难而发愁,崔高闯通过民主商议,投资20万元,为其新修了自来水管道。村里困难群众于守波家里房屋年久失修,崔高闯带着党员买来水泥、砂石,及时帮助修缮。对失火受灾、因病致贫的群众,他更是百忙中抽空亲自上门慰问,自掏腰包帮助解决燃眉之急。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如今的王家堡村,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省级文明村等称号,拥有南果梨园亩,柞蚕场亩,林地亩,形成了远山搞森林、近山放柞蚕、低山坡地搞南果梨园的产业格局,真实地把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如今,走进接文镇王家堡村,你会看到,笔直的柏油马路,整洁的村容村貌,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农机车、小轿车、两三层别墅式的新房。从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就能感受到幸福指数日益飙升。去年王家堡村村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村里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或信访案件。看着王家堡村越来越美、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崔高闯内心无比欣慰,同时干劲十足。他表示,要带领全村百姓实实在在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环境优美的和谐新村,让王家堡村人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路笳王莹

编辑

尚师萌

海城市融媒体中心

海城正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cjzz/700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