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北京蔬菜设施园艺技术发展70年

北京设施蔬菜经历了传统设施生产技术总结提升期、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力发展期后,于年至今,加温温室和老式阳畦基本淘汰,塑料大棚和节能型日光温室快速发展,成为生产主流,设施面积迅速增加,年达到历史最高,形成了目前以设施蔬菜为主体的蔬菜生产新格局。

蔬菜传统设施生产技术总结提升时期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力发展时期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农业迅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北京郊区以节能型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农业迅速发展时期,到年春,郊区设施农业面积稳定在.47hm2,其中日光温室.27hm2、塑料大棚.6hm2、连栋温室.6hm2。尤其近几年来,设施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主要技术内容01日光温室兴起与发展北京国营西郊农场在大面积改良阳畦生产的基础上,为突破冬季生产喜温性蔬菜限制,年建造了大、中、小3种类型的不加温温室(日光温室),生产实践结果是:不加温温室冬茬只能生产耐寒类蔬菜,秋、春茬可生产瓜、果类喜温性蔬菜。年3月1日,北京组织到海城、瓦房店等地参观学习,当年秋季在平谷、顺义建造了具有明显保温效果的日光温室,其中劳动模范平谷放光村李广顺所建的日光温室,在—年度冬春季节,取得了不用燃煤生产黄瓜的首次成功。—年,革新而成的北京长后坡型与短后坡型节能型日光温室,土墙墙体厚度达到北京冻土层厚度80cm或以上,温室脊高与脊高至温室前沿的距离之比约0.6,后坡仰角提升到30°以上。设置了温室前沿防寒沟,夜间前屋面改用4层牛皮纸被和草帘或双层草帘覆盖。年10月8日,北京市蔬菜学会将新型日光温室定名为“节能型日光温室”,开始在郊区示范推广。年政府在平谷东高村、顺义沿河、大兴礼贤、通州胡各庄建设了4个示范园区,每园区建节能型日光温室6.67hm2,示范引导郊区节能型日光温室发展。针对远郊蔬菜基地快速形成的新形势,年出版了一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北京市农业局主编的《蔬菜栽培技术》,介绍了当时郊区的保护地蔬菜栽培情况及技术,为远郊蔬菜基地的设施蔬菜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随着郊区种植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北京市政府于年1月21日、年4月24日、年6月28日3次出台了扶持无柱形大跨度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发展的政策,持续不断地促进了郊区农业设施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大棚设施为主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02日光温室结构不断创新“九五”期间,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参照节能型日光温室结构参数,开展了日光温室新型结构及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年7月,向北京市农业局提交了6m跨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图、8m跨育苗专用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图以及新型保温被和自动卷帘装置。并在郊区大兴、顺义、朝阳、房山等地及外省市推广应用,将北京郊区的节能型日光温室设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年,郊区个别企业和菜农引进了山东寿光下沉式日光温室,用于冬季生产。—年连续4个年度,采用基质栽培,8月中旬前后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翌年7月下旬拉秧,定植后田间生长期超d,单株收获果穗稳定达到33穗,单产15.2kg/m2,创造了北京地区日光温室穗番茄长季节栽培的历史新纪录。年,大兴区庞各庄四季阳坤农业公司,始建大型单拱圆单栋大棚4个,大棚脊高8m、跨度达到38.5m、长度~m。年春季投入蔬菜生产,瓜果类和叶类蔬菜相结合,做到了1年3茬生产。同期,还建成了无柱、内跨16m、脊高8m的育苗用大空间日光温室2栋。北京30年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生产实践表明:日光温室结构及材料好、中、差的标准只有一条:凡是生产实践中,能越冬生产喜温性蔬菜的为好;不能越冬生产喜温性蔬菜、但能生产耐寒类蔬菜的为一般;冬季不能生产蔬菜而闲置的为差。03工厂化蔬菜生产逐渐发展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北京工厂化蔬菜开始大步发展,主要有水培蔬菜工厂、芽苗菜工厂、食用菌工厂。◆蔬菜工厂北京顺义顺鑫农业长青蔬菜有限公司,采用合资方式,从年4月开始,投资万美元,引进加拿大“深池浮板种植技术”水培生菜,建成了大型温室水培蔬菜工厂,占地1.5hm2,形成从播种、育苗、成菜、包装为一体的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方式,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现日产生菜棵。—年度,大兴“宏福农业”5hm2大型温室投入工厂化番茄生产,实现了番茄41kg/m2的产量新突破。◆食用菌工厂新世纪以来,郊区开始大面积发展食用菌工厂,目前已建成20余家工厂生产企业,其中年成立的北京正兴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产杏鲍菇,日产量达40t。—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邓德江负责对日产2t的密云“生茂”食用菌工厂的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引进荷兰双孢菇关键控制设备、改造车间温湿环境、新建培养料发酵隧道,年实现了双孢菇单茬产量32kg/m2,达到当年的国际生产水平。食用菌工厂提高了劳动效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芽苗菜工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德斌研究员、张德纯研究员,学习研究北京全封闭式植物工厂无土栽培萝卜芽技术,经过大量试验,到90年代中期,率先在北京丰台区“绿山谷农场”蔬菜园建立芽苗菜工厂,开启了工厂化生产芽苗菜时代。新世纪以来,年“方圆平安”豆芽菜工厂在通州区建成投产;年“中禾清雅”芽苗菜在北京顺义赵全营镇建成投产,具备年产上万吨芽苗菜的能力。主要成效01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成效显著“九五”期间,在国家推进工厂化农业的过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北京农业大学,就提高番茄、黄瓜产量方面,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生产与技术部门,也为推进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郊区进行设施蔬菜高产创建,7年设立高产创建点个。—年度,密云十里堡镇统军庄村李德龙在日光温室黄瓜高产竞赛中,运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温室增温保温、二氧化碳施肥等技术措施,采用高产品种“中荷8号”,m2产量达到kg,收入10.7万元,采瓜期日均摘瓜kg。创造了北京地区日光温室的黄瓜高产纪录和日均采瓜纪录,获得该茬口高产一等奖。年,大兴区榆垡镇小黄垡村朱永龙,应用“热宝”实现早春增温、提早定植,并综合应用多层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移动遮阳网覆盖遮阳降温、落蔓夹盘蔓落秧、病害生态防控等技术,m2产kg、收入元。创造了北京塑料大棚黄瓜越夏长季节栽培的高产新纪录,获得当年北京市该茬口黄瓜高产高效一等奖。—年度,为提高土地产出率,中国农业大学张振贤、高丽红、曲梅等在大兴区礼贤镇东段务村张月强的下沉式日光温室内,进行了日光温室黄瓜高产理论研究与实践。采摘期d,总产量为kg,折合m2产量kg,日平均产量kg,创造了北京日光温室黄瓜日均产量最新纪录。02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年10月,以色列赠送的1.24hm2大型连栋薄膜温室及配套设备的“中以农场”建成投产,采用基质栽培与引进的“色、香、味、形”齐全的樱桃番茄、彩色甜椒相结合,产品备受市场欢迎。年10月,小汤山特菜基地引进2栋法国充气温室,采用基质栽培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黄瓜生产,m2产量达到02kg。近年来,在工厂化番茄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北京农业生产与技术推广部门,将其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在郊区蔬菜薄膜温室、塑料大棚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年蔬菜生产面积达到hm2。蔬菜集约化基质育苗,年育苗量达到2.2亿株以上,提升了蔬菜产品标准化的生产技术水平。展望

展望北京蔬菜设施园艺技术发展趋势,在设施结构和类型方面,将继续向大空间、利于机械化操作方向发展,其中大型连栋温室工厂化蔬菜将成为北京现代农业的目标之一,提升发展,方兴未艾;在配套技术方面,以日光温室、大棚为主体的蔬菜设施,将朝着轻简化、省力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特色、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目标,不断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

内容节选自《蔬菜》年第9期文章“回顾与展望——北京蔬菜设施园艺技术发展70年”,作者:王树忠、王永泉、刘永霞、许晓东,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排版:陈红新

日期:-09-1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cjzz/1085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