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海城市教育局发布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幼儿园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辽宁省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辽宁省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精神,结合海城疫情防控的实际工作情况,海城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一、高度重视,提高站位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康、维护校园稳定,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守住校园这片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按照外防侵入、内控扩散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把好学校门,管好学校人,做好学校事,尽好学校责,真正把防控的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确保疫情解除后学校正常开学、教师正常上课、学生正常上学。二、积极备战,落实到位(一)建立组织机构。学校(幼儿园)要成立以校长(园长)为组长的学校(幼儿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幼儿园)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医和班主任等组成,全面负责学校(幼儿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督办。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防控工作的责任人,职责分工到岗,任务落实到人。建立四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校园实行网格化管理,学校(幼儿园)把学生密集场所分区划片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人和职责,将疫情防控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网格、每位网格员。学校(幼儿园)领导要挂点具体网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狠抓防控措施落实。教育局由一名局级领导带队,按照《教育局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开展领导干部分片包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实行领导干部分片包校。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学校(幼儿园)、年级、班级、家长四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校级领导包年组、中层干部和教师包班级、班主任和家长委员会包家长的包保责任制,采取“人盯人”的措施,确保防控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死角、全覆盖。建立疫情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师生监督作用,对师生投诉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传染扩散。(二)明确工作职责。学校(幼儿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综合协调组、日常防控组、应急处置组、教学管理组、宣传教育组、后勤保障组和督查督办组等工作小组。所有工作人员要经过健康检查培训后方可上岗,上岗工作期间一律佩戴工作胸卡。各组职责为:1、综合协调组:负责掌握学校(幼儿园)疫情防控全面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项防控制度;组织、协调各工作组落实防控措施;按照疫情进展情况,统筹安排教学与活动日程;负责与疫情有关的内外联络及日常事务。2、日常防控组:学校(幼儿园)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对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出入校园进行日常检查,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严格进行体温检查,如发现体温超过37.3℃或者有呼吸道症状的,禁止进入校园,并按规定采取相关措施;负责统计、汇总、分析学生缺课、居家医学观察和就诊等信息,并按时、及时向校(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负责师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学校(幼儿园)环境消毒、物表消毒、空气消毒等;负责开展校(园)内各类人员的分类防控措施培训,开学前组织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工作培训,掌握必要的防控常识和操作规范,加强自我防护,有效参与群防群控。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掌握当地疾控机构的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每日及时向教育局进行排查信息及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3、教学管理组:灵活组织学前周集备,认真组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制定因疫情隔离教师的临时代课方案。准备好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主要内容的”开学第一课”和第一次主题班团队会。结合学校(幼儿园)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网络教学方案,落实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组织开展网络教学,不允许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把防控知识纳入到健康教育课程之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制定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动态了解师生受疫情影响状况和心态,通过电话或视频、网络平台对有异常症状的师生进行问询和心理疏导。制定因疫情隔离学生的义务补课方案。制定师生分批返校(园)方案及错时上放学方案。疫情防控期间课后服务暂停。4、应急处置组:负责制定并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设立隔离室,落实体温异常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控和隔离;做好应急消毒、处置、报告和配合转运工作。5、宣传教育组:负责新冠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向家长和学生普及防控知识、开展家庭防控指导,避免人为恐慌;做好疑似或确诊病例师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开学后特别是开学第一课、第一次升旗仪式、第一次主题班团队会,要开展《预防新冠肺炎》专题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理念,让学生适应特殊时期的生活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做好舆情管控工作,积极应对舆情信息,准确研判,及时处置。6、后勤保障组:根据新冠肺炎预防控制工作和新学期开学筹备工作需要,做好物资购置供应、经费筹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做好物资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对消毒人员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学生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及时处理校园垃圾,保障校园环境卫生。7、督查督办组:对各工作组、各年级、各班级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敷衍、推进不力的提出处理意见。(三)健全防控制度1、完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要结合本校(园)实际,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要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防控疫情的各项工作职责落实、部门落实和人员落实,层层明确工作职责,不留工作死角。2、建立疫情排查报告制度。学校(幼儿园)应准确掌握本校(园)师生假期内外出史和接触史,开学前要求师生填写《师生身体健康信息登记表》,建立疫情健康档案。要对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进行摸底排查,特别是近15日内自湖北等有疫情报告地区返回的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实现排查全覆盖。对外地返回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提前预警,要求其至少开学日前14天返海并居家隔离,14天期满且无异常,方可正常入校。开学前,学生须连续14天在家自行检测体温至开学返校时,有发烧(体温超过37.3℃)咳嗽等现象的不得返校。职业学校应全面摸排本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地点、时间安排、工作生活环境、疫情防护措施等具体情况。3、建立晨午检、因病缺课和病因追查制度。按照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每日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晨午检及登记工作。晨检体温超过37.3℃或有呼吸道症状的,禁止进入校园,及时联系家长或亲属带回休息、观察,医院就诊。对因病缺课学生及时进行病因追查,做好收集、汇总和报告。每日中午要对师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和观察,对离校师生要进行午检。每天学校(幼儿园)要组织专人对师生的晨午检情况进行巡检。如体温超过37.3℃或有呼吸道症状的,由班主任老师立即通报校医,并及时向综合协调组汇报。4、建立隔离观察制度。学校(幼儿园)应按照《学校设置隔离观察区的基本要求》,单独设置隔离观察室(应设置在远离师生活动区域,具有单独的出入通道)。隔离室应尽可能与卫生室(保健室)临近,配备防护用品、消杀用品、观察窗、被褥等防护用品及日常用品。对于校(园)内体温测量超过37.3℃或有呼吸道症状的师生员工,应及时进入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并迅速通知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对与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隔离观察室使用后要全面消毒。5、校园封闭管理制度。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未接到正式开学通知前,师生一律不准到校。确因工作需要的入校人员必须按照“门外询问—门外联系—门外测温—入门消毒—身份登记—放行准入”的制度执行,登记信息包括姓名、事由、住址、联系电话等,对于未佩戴口罩或体温异常人员一律禁止入校。快递、外卖禁止进入校园。住宿师生要做好登记,杜绝宿舍留宿、外借等现象。在校门设置监测岗,严格管控进入校园人员和车辆,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严格检查车上人员,保留校园一个进出通道,关闭其他校门,严格预留应急通道管理。严禁学生到校外“小饭桌”用餐,严禁教职工以各种名义聚餐。6、建立师生防护制度。视疫情发展状况,如开学后疫情仍未完全消除,以《告知书》或《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报告学校防控措施,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共防的工作格局。在开学前要开展校园卫生环境整治行动,要保证校园干净、教室清洁;学生课桌应尽量分散摆放;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严格洗手。7、建立通风换气消毒制度。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对教室、活动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学生及教职员工集中学习和工作的场所、使用的设施设备等进行通风换气和卫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规范设置废弃口罩处理桶,按要求进行处置、收运。8、要建立宣传教育和信息沟通制度。学校(幼儿园)门前张贴疫情防控告知牌和宣传牌,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疫情防控挂图或标语,在学生上放学时间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通过新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stzk.com/blby/9239.html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疼痛一直伴随肩周炎吗

肩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病程长,痛苦大。很多人在治疗肩周炎的时候,……【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疼痛一直伴随肩周炎吗

肩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病程长,痛苦大。很多人在治疗肩……【查看详情】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疼痛一直伴随肩周炎吗

肩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病程长,痛苦大。很多人在治疗肩……【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