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是一种可以影响人命运的重要品格。
拥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可以从内在不断激励自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意义,不断奋发向上努力进取,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理想;而没有责任心的人,则终日浑浑噩噩、投机取巧妄图不劳而获,只会看重自己的利益不去顾虑他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永远无法承担人生的重量。
抓住孩子关键的童年性格养成时期,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引导孩子快乐人生,从这三点做起。
从做家务开始
让孩子承担家庭责任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娇惯她儿子,从小就不让她儿子做家务。前些天她得了肩周炎,肩膀特别不舒服,忍着痛给孩子做好了午饭,然后自己去床上休息了一下。
结果一觉醒来后,发现孩子已经吃完饭,但是桌子上杯盘狼藉,乱七八糟,一点也没收拾,她觉得有些心力交瘁,孩子怎么就不能考虑一下不舒服的妈妈,帮忙做一下家务呢。
这其实就是孩子从小缺乏责任意识培养的结果。
家务,是孩子承担家庭责任的第一步。从科学成长规律的角度来说,经常参与做家务的孩子,有较强的责任感,做事情的主动性也比较高,更容易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关爱到别人的情绪。
让孩子从小开始参与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能培养孩子对家人、家庭的责任感,体验了做家务的辛苦,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鼓励,懂得体谅父母。
当孩子开始学习做家务时,他便能够融入到家庭的共同劳动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更能够感受到被需要的认同感,在家庭中建立起互相关爱的纽带。
在有一个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会很乐于去关心他人,关爱家人,逐步建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
3-8岁幼儿家务表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会认错承担责任
曾看到这么一则感人的故事,有个小孩贪玩,每次坐电梯时都要按下所有的楼层,邻居看到之后只能无可奈何的苦笑,他妈妈知道此事后,立刻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这样做给别人添了许多麻烦,是不对的,然后亲自带着他爬楼梯,挨家挨户的道歉,从此以后孩子懂得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夸赞,孩子是天真的,不怕孩子小时候胡乱闯祸,就怕父母不分青红皂白的护短与偏袒纵容。
每个孩子在小时候总是会犯错误,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父母在看到孩子犯下错误之后,该如何教育引导他们。
有些孩子在犯错后会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错误,怕被批评,这时候父母应该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学会进行自我反省,而不应该觉得错误过小而庇护他。
有的孩子犯了错被人指出,家长却说:多管闲事。有了孩子闯了祸,家长又解释:他还小,不懂事。如果孩子每次做错事,不曾接受过教育,他就不会明白是非对错,更不会懂得承担责任。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勇敢的承担自己的错误,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父母要用自己正确的言行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为他们培养正确的责任观念。
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
养成正确责任观念
对孩子及时鼓励
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克服困难的快乐,敢于承担起责任。当孩子做一件事做的很棒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当孩子做错了事勇敢的主动认错时,家长也要及时鼓励孩子。
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做错,但知耻近乎勇,只要及时改正就还是好孩子,要不断引导孩子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在以后面对困难的时,孩子才不会逃避,勇敢承担。
让孩子不逃避责任
如今许多孩子在面对稍微有些困难的责任时,会直接选择逃避,甚至有些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更会本能的畏缩,这时父母要及时制止并谆谆教导他们,让他们认清逃避与面对的不同。
要告诉孩子有些问题虽然暂时可以逃避,最后还是会面对它,但只要勇敢的面对,去尝试解决,就会发现其实问题也没有那么困难。
教孩子认错不可耻
无论孩子从小做什么事,哪怕犯错,家长也不要一味的打压孩子,要从小事开始鼓励孩子的成长,用比较轻松愉快的方式教导孩子做家务,当孩子做的不够完美时,我们千万不要嫌弃孩子做的不好,信心是成功的基础,一个没有信心的人很难成功。
让孩子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告诉他们只要勇敢改正就是最棒的,让他们认识到“认错”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能够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值得鼓励的。
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提到: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必要,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不管是家务,还是生活,要从每一件小事开始锻炼孩子的参与感,让孩子切身的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喜悦,让孩子勇敢的直面自己的每一次错误,陪伴孩子一路跌跌撞撞的快乐成长,这样才会慢慢地强化孩子的责任感,为孩子培养出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