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252039.html
三伏灸那些事
夏天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即将来临,又到了三伏灸的最佳时节。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三伏灸的那些事。
6月1日,长医院中医学教研室副主任、主治医师王静华走进长治综合广播直播间,与听众交流并解答了关于三伏灸方面的知识和问题。
王静华医生坐诊时间
国医楼
周一到周五全天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就是在三伏天采用灸的方法对身体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此时人体的阳气浮于体表,这个时候用灸的方法来对身体进行治疗,身体上的寒症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比如慢性咳嗽、慢性胃炎、腰腿疼等通过三伏灸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同时还能够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三伏灸的治病原理是什么?
三伏灸是中医里非常有特色的防病、治病、保健的治疗方法,是在疾病没有发生的时候去干预它,等到疾病发生的时候会减轻疾病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不治已病治未病”。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就是在人体最热的时候,初伏、中伏、末伏里进行施灸。灸本身就是用艾叶以及一些温热的药物来治疗的方式,也就是在热天、在阳气达到最充盛的时候,依然进行温热的治疗,天气热的时候人体的皮肤、腠理是疏松的,气血流畅是通畅的,药性在这个时候是非常容易能够随着血液从气血流动而深达脏腑。三伏灸是用来治疗寒性疾病的,因为在最热的天气也用最热的药物(包括辛温、祛痰、走窜、平喘等药物),刺激人体的穴位,达到温阳利气、驱邪外出的作用。比如冬天容易发的哮喘、老慢支,通过三伏灸治疗能减缓患者在冬天的发病症状。三伏灸主要治疗什么样的疾病?
三伏灸有一个名字叫“冬病夏治”,顾名思义,也就是在每年冬天加重的疾病在夏天的三伏天进行治疗,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三伏灸的适应症主要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包括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平常虚弱多病)、哮喘等。
(2)骨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慢性腰痛、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胀、胃痛等,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4)妇产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宫寒、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5)免疫系统疾病:四肢寒凉怕冷、畏寒怕冷等虚性疾病等。(6)亚健康状态(体质虚弱、免疫力低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是最好的。三伏灸主要包括哪些治疗方法?
三伏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
(1)三伏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包括隔姜灸、悬着灸、督灸、温针灸。(2)三伏天灸疗法:又称穴位贴敷,即三伏贴。出自《针灸资生经》。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药物灸、发泡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文献所载天灸法较多,如毛茛灸、斑蝥灸、旱莲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医院的不同,方法可能有一定的差别。医院采用的是三伏艾灸疗法+三伏天灸疗法,即先用隔姜灸、悬着灸、督灸、温针灸等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再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双重方法相结合,使疗效加倍。三伏灸和三伏贴有啥区别?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进行的中医贴敷治病疗法,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有刺激性的药物,以达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三伏贴现在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开展的非常广泛,因为其简单、方便,但是因为方法的简单也限制了三伏贴的疗效。三伏灸包括了三伏艾灸疗法和三伏贴疗法,因为三伏艾灸疗法的多样性,能顾及到身体各个部位的病症,总体疗效优于三伏贴。哪些人群不适合三伏灸?
(1)孕妇慎用、2岁以下幼儿慎用; (2)咳喘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宜用“三伏灸”治疗;(3)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禁用。因为三伏灸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 (4)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如副鼻窦炎、肺炎急性期等患者不宜用;(5)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所选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有皮肤过敏者慎用。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艾灸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皮肤正常的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今年三伏灸的具体时间和具体疗程?年三伏天分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共40天,具体如下:初伏:公历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中伏:公历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末伏:公历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所以,对应的三伏灸具体时间为:第一次:7月16日-7月25日第二次:7月26日-8月4日
第三次:8月5日-8月14日第四次:8月15日-8月24日
每十天治疗一次,每个三伏天治疗四次,三年为一疗程。三伏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三伏灸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灸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个伏天都可收到满意疗效。(2)在治疗期间应慎食肥甘煎炸之物和生冷刺激性食物;禁食海鲜及鸡、鸭、鹅、牛肉、花生等易发物,以免加重皮损炎性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3)治疗当天不能洗澡,治疗期间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4)治疗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如果上述感觉特别剧烈,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须及时取下药物。(5)治疗后皮肤起可能会起水泡,这是药物发挥作用的正常现象,皮肤起泡的病人疗效会更好。这时应注意保护好创面,不要搔抓,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小水泡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空针刺破抽液,外涂碘伏,避免覆盖患处,宜暴露干燥,医院处理疮面。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三伏灸?
(1)首先判断自己是否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症状包括:1.身体亚健康: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2.情绪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3.人际关系亚健康: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中医将亚健康理解为“体质虚弱、将病未病”,这类人比较适合三伏灸。(2)判断自己是否有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中医认为,许多慢性病的根源在阳虚。慢性疾病看起来危害不大,但是对人的伤害其实一刻也不会停止。长期慢性疾病,人体在与疾病战斗的过程中,身体的元气也会不断消耗,身体会越来越虚弱。这部分人非常适合三伏灸。如果有上述两种情况的朋友,医院请专业医生进一步判断是否适合三伏灸;同时也可以借助先进的中医经络检测仪加以判断。更多内容请回听哦~~
FM94.9长治综合广播
《医院》节目预告:
长治医院
6月2日(星期二),主讲人:长治医院外科主治医师董倩倩。
董倩倩,长治医院外科医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肛肠病专家王军省教授。长治市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类常见肛肠疾病诊断及治疗,对肛肠疾病中的疑、难、危、急、重等病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手术有一定了解。参与节目的方式:
收听频点:FM94.9、AM首播时间:上午9:30—10:30重播时间:晚上21:00—22:00
健康
可以添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