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肩凝症”等,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70岁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通常导致患者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发展至轻度抑郁。
肩周炎是一种肩周围关节软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病变。肾气不足,气血渐亏,加之早期劳累,肩部露外受凉,寒凝筋膜,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减弱,各种组织出现退化性变化,肩关节功能性活动减弱等阶段。
本病起病缓慢,患者常感肩部酸痛,不能持重物,初发1~2周后,疼痛渐增,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开始受限。重症者肩臂肌肉萎缩,疼痛较重。常不能举臂梳头、穿衣和背手搓背,夜间尤甚。
中医对肩周炎的辩证分型,临床上主要分为风寒湿型、瘀滞型、气血虚型、肝肾虚型见类型。风寒湿型:肩部串痛、沉重或肩部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肩部疼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寒恶风,昼轻夜重,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瘀滞型:肩部疼痛,局部肿胀,疼痛拒按,痛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肩部疼痛,伴肢体麻木、颤动,头晕目眩,面色恍白,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肝肾虚型:病程较长,肩部疼痛绵绵,遇劳加重,肩部疼痛僵硬,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气短懒言,四肢乏力,舌咽干燥,头晕眼花,不胜劳倦,伴有眩晕耳鸣,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丸汤
黄芪防风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狗脊葛根川芎鸡血藤伸筋草地龙乌梢蛇威灵仙土鳖虫等名贵药材。
益肾养血、活络止痛、滋补肝肾、祛邪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肩周炎。
一次3~5克,一天2~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
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辩证加减:证属太阴经者加尺泽、阴陵泉;证属阳明、少阳经者加手三里、外关;证属太阳经者加后溪、大杼、昆仑;痛在阳明、太阳配条口透承山。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操作: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余穴均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想咨询朋友们直接扫上面的个人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