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肩痛一定是肩周炎吗?
“最近不晓得怎么了,一举手肩膀就疼得要命,难不成我是得了肩周炎?”
然而,你的肩痛真的是肩周炎吗?实际上,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并非我们熟知的肩周炎,而是一种称作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症,它才是肩痛的罪魁祸首。肩周炎只不过因为名声在外,才稀里糊涂地成了“背锅侠”。
01
何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顾名思义,就是肩峰的下面发生了撞击,之后出了问题。指各种原因导致肩峰下通道狭窄,在手臂上举及外展运动中,肩峰下组织反复受到挤压或撞击而引起的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症候群。还是有点蒙?没关系,我们只要记住“撞击征”这几个字就可以了。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生于肩峰下间隙,其内部有冈上肌肌腱、肱二头肌腱长头、肩峰下滑囊等组织结构,当肱骨大结节与以肩峰为主的喙肩弓发生撞击或夹挤时,肩峰下间隙的这些结构就会遭受持续性损伤,引起疼痛和炎症反应
0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如何产生的?
常见原因主要分成两大类
一是和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指肩峰先天性形态异常、韧带增厚、滑膜增厚、肱骨大结节骨赘等改变,尤其是存在钩状肩峰时更容易造成肩峰下间隙狭窄。
二是和关节及肌肉的运动不良有关,运动学因素主要表现在肌肉无力、肌力不平衡、关节不稳定、肱骨运动轨迹不良等方面,例如,当肩关节做外展动作时,如果肱骨头缺少向下滑动将导致肩峰与肱骨头撞击。
很多患者被告知患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时候会一脸茫然,“医生我没有被撞击过呀?”其实仅有部分患者可能有肩部外伤史,而绝大多数的患者发病与肩关节过度使用有关,因此常见于有反复举手过头动作的人群,如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油漆工、水电工、家政服务员等。
此外,办公室久坐的白领也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其原因在于久坐导致姿势不良,比如典型的圆肩、驼背姿势,导致肱骨头内旋,使肩峰下结构受到夹挤。
03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早期的典型症状是一举手就会痛,活动时肩部常常可以感觉到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或者弹响。随着病情进展,肩前方会出现有持续性的钝痛。由于疼痛,肩部活动会受到限制,特别是抬手动作。大家可以做几个简单的动作进行自我测试。
测试1
将疼痛侧手臂经由身体侧方缓慢上举,若是在抬高的最初60度以内不会疼痛,却在60~度之间疼痛,超过度以上时又变成无痛,这种特定范围内的疼痛(疼痛弧)往往提示患有撞击征。
测试2
将患侧手置于对侧肩膀上,肘部屈曲并紧贴胸壁,然后将肘部抬起(朝向自己的面部),如果此时引起疼痛则代表你很有可能罹患本病。
04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自我诊断
肩部前方按压时出现疼痛。
有肩部过度活动的病史,特别是反复举手过头动作。
手臂在进行抬举动作时引起肩关节疼痛、弹响。
执行自我测试1和2时诱发症状。
长期不正确的姿势导致圆肩驼背体态。
提示
以上自查如果出现多项符合,可以考虑本病,医院由医生进行进一步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05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如何治疗?
老年人群体经常误传“肩膀疼不用看医生,没事多爬爬墙就好了。”殊不知,如果您的肩痛并非肩周炎引起,而是由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或者是肩袖损伤导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肩袖肌腱就在反复撞击磨损下发生退化,严重时可发生肩袖断裂!
出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这样才能对症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一般通过以下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理疗
微波治疗
超声波治疗
红外线治疗
冲击波治疗
手法治疗
肩关节松动术
运动疗法
肩关节周围肌群稳定性训练1
肩关节周围肌群稳定性训练2
牵伸训练(胸大肌)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肩膀痛≠肩周炎,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切忌盲目自行锻炼!
参考文献
1.薛建刚,孙海飚,韩晓强,等.肩峰撞击征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8(8):.
2.NikolausW,MichM,FreddieHF.ShoulderSurgery:AnIllustratedTextbook[M].InformaHealthcare,:66-73.
更多精彩康复内容,请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